关于地力的诗词[宋代](928首)

161 《和祖无择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宋·任大中

宜阳刺史才,祖择之维杰。
大旱雨一方,尽使焦枯活。
公退趣尚深,水石探其绝。
长江北岸林,唐有卢子发。

162 《偈颂六十七首》 宋·释原妙

有一物,明历历。
佛祖觑不破,大地无人识。
常在舌头尖,尽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饼里呷汁。

163 《偈》 宋·释智深

兜率降生,双林示灭。
掘地讨天,虚空钉橛。
四十九年,播土扬尘。
三百余会,纳尽败缺。
尽力布网张罗,未免唤龟作鳖。
末后拘尸城畔,槨示双趺。
旁人冷眼,看来大借弄巧成拙。

164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165 《乾道乙酉鬻田训子有作》 宋·孙介

颜回犹自给糜飦,苏子初无二顷田。
知慕圣师瞠若后,岂令恭嫂倨如前。
笔耕得利宁分地,学禄中居总藉天。
卜相既云隳祖业,请令同力奋双拳。

166 《越问·良牧》 宋·孙因

自大驾之西幸兮,府遂为於近藩。
赐行殿为府治兮,暨泽牧之惟艰。
张毗陵首当是选兮,实股肱之旧弼。
仍土阶之素规兮,因旧宇以为安。

167 《越问·鱼盐》 宋·孙因

百川会同沧海兮,浩天不知夫津涯。
吐云涛以澜汗兮,沃日御而渺瀰。
藏巨灵之贔屃兮,见天吴之惚怳。
戴五山之页峨兮,涵百怪之陆离。

168 《上方》 宋·唐皞

佛龛经阁等岩{上山下敖},地在高中此最高,日出西楹浮宝气,云开百里见秋毫。
登临暂得心机静,徙倚翻嫌目力劳。
况是雄飞先上者,强挥吟笔继诗豪。

169 《和陶渊明饮酒诗》 宋·滕岑

是非俱幻影,妄别伪与真。
世界如空华,谩公浇与淳。
古人今何在,千载一梦新。
唐虞且空虚,岂复有隋秦。

170 《义役》 宋·汪师旦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171 《和戴石屏》 宋·王伯大

赤地我居苦,寸心天我知。
元元争救死,凛凛强夫危。
备具先三日,忧端彼一时。
倏然返生意,人力岂能为。

172 《和戴石屏》 宋·王伯大

叫得神胆力,挽回天地心。
连朝被甘泽,既雨积重有。
水满田高下,凉生秋浅深。
老癃幸无死,一饱庆从今。

173 《次胡澹庵题挹翠轩韵》 宋·王亘

西山排送来,周遭自环翠。
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
纵落尘土居,不与章木敌。

174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轩自江东提刑归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栋姿。
凤凰鸣高岗,隐见视其时。
孰若阿房宫,下容五丈旗。
孰奏箫韶乐,和声召来仪。

175 《咏练川》 宋·王子昭

吴淞江上流来水,鸭绿粼粼漾清泚。
东风无力蔼清光,一片縠纹吹不起。
夜来雨涨三尺深,鵁鶄鸂鶒争浮沉。
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线拂浪摇青金。

176 《悼倪尚书》 宋·卫泾

旧草扬庭制,旋高曳履声。
胸襟忠愤切,官职去留轻。
定力鳌为动,浮言蜮自鸣。
太玄从白首,性地转分明。

177 《挽蔡西山先生》 宋·翁升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178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毋丘恪

缣素巧貌溪山姿,宝藏肯笑虎头痴。
何人夜半胠箧去,信为羽化无疑迟。
魏明不惜万夫办,凿山累土夸神奇。
景明突起芳林苑,谷城文石光参差。

179 《题西隐三首》 宋·吴江赵主

脚力穷力地更偏,瘦藤危石两苍然。
山僧已识幽人意,借兴禅床自在眠。

180 《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宋·谢景温

耶溪欲尽山转青,中有三寺山为屏。
秦峰表里植苍翠,仰视万木相峥嵘。
雪霜洗尽尘土迹,龙蛇蛰处烟氛生。
我携宾友事登览,穿径已觉毛骨轻。

* 关于地力的诗词 描写地力的诗词 带有地力的诗词 包含地力的古诗词[宋代](9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