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径的诗词(893首)

81 《寒雨朝行视园树》 唐·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82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唐·杜甫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仿佛识昭丘。

83 《赠东邻郑少府》 唐·钱起

一闻白雪唱,愿见清扬久。
谁谓结绶来,得陪趋府后。
小邑蓝溪上,卑栖惬所偶。
忘言复连墙,片月亦携手。

84 《过鸣皋隐者》 唐·钱起

磻石老红鲜,征君卧几年。
飞泉出林下,一径过崖巅。
鸡犬逐人静,云霞宜地偏。
终朝数峰胜,不远一壶前。
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
丹溪不可别,琼草色芊芊。

85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唐·钱起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86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唐·元结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
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
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87 《橘井》 唐·元结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88 《春宴张舍人宅》 唐·郎士元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
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
莺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
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89 《酬李补阙》 唐·皇甫冉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90 《送窦叔向》 唐·皇甫冉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
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
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91 《酬李补阙》 唐·皇甫冉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
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92 《送窦叔向》 唐·皇甫冉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
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
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93 《复游浯溪》 唐·元友让

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
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
引客登台上,呼童扫树旁。
石渠疏拥水,门径劚丛篁。
田地潜更主,林园尽废荒。
悲凉问耆耋,疆界指垂杨。

94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唐·戴叔伦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
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95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 唐·李益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96 《送王侍御佐婺州(作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唐·崔峒

闻君作尉向江潭。
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经竹径,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北意难堪。

97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唐·张南史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
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
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98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99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唐·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100 《秦越人洞中咏》 唐·于鹄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清明节踏青

* 关于地径的诗词 描写地径的诗词 带有地径的诗词 包含地径的古诗词(8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