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的诗词(552首)

241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游仙之三首·》 宋·曾丰

净蜕凡身一羽轻,安排两脚踏长鲸。
忽逢一阵风吹送,直溯紫虚凌太清。

242 《经破薛举战》 唐·李世民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乐府宫怨

243 《杂曲歌辞·天长久词》 唐·卢纶

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244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 唐·张九龄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
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唐诗三百首友情送别写景抒情

245 《忆蜀佳人》 唐·骆宾王

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
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

246 《凤楼寻胜》 唐·张说

西掖持醇酒,东山就白云。
开轩绿池映,命席紫兰芬。
舞度花为伴,莺来管作群。
太平多乐事,春物共氛氲。

247 《避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唐·刘长卿

长安路绝鸟飞通,万里孤云西复东。
旧业已应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飘蓬。
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闲将狎钓渔翁。

248 《避司空原言怀》 唐·李白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249 《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唐·岑参

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
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巍。
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
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

250 《西枝村寻置草堂,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唐·杜甫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251 《庚子岁避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 唐·独孤及

沧海疾风起,洪波骇恬鳞。
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挥手谢秣陵,举帆指瓯闽。
安和风尘表,偶与琼瑶亲。

写景吊古伤今

252 《北(一作容州)》 唐·窦群

何事到容州,临池照白头。
兴随年已往,愁与水长流。
黾勉思逋客,辛勤悔饭牛。
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253 《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问江南已经七载…领旧新加旌旄》 唐·刘禹锡

江北万人看玉节,江南千骑引金铙。
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254 《送从舅端适楚》 唐·孟郊

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
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
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
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

255 《寄题上强山精舍寺(见王象之《舆纪胜》)》 唐·白居易

惯游山水住南州,行尽天台及虎丘。
惟有上强精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

256 《题安乐山(合江青溪上六七里,隋刘珍登真之,有祠)》 唐·先汪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
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257 《山信至说平泉别墅草木滋长转幽深怅然思归复此作》 唐·李德裕

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
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
麇麚来涧底,凫鹄遍川浔。
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

258 《游肺》 唐·章孝标

市朝扰扰千古,林壑冥冥四贤。
黄鹤不归丹灶,白云自养芝田。
溪滩永夜流月,羽翼清秋在天。
高迹无人更蹑,碧峰寥落孤烟。

259 《阴关见入蕃公主石上手迹》 唐·雍陶

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
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

260 肺山春日》 唐·温庭筠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绕山。
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 关于地的诗词 描写地的诗词 带有地的诗词 包含地的古诗词(5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