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鞭的诗词[宋代](240首)

1 《次韵石瑶林帅干见贺》 宋·陈著

溪头风浪起虚传,宽大遭逢台阃贤。
见说囊城鞭卫士,清朝曾恕范忠宣。

2 《和朱公掞祷雨五龙庙》 宋·李复

太师占岁验律管,气来姑洗声犹短。
野欠告病三月余,公堂严斋五日满。
相招祷雨陟南山,出城鞭马追飞繖。
林鸠怒鸣竞逐妇,穴蚁移居自衔卵。

3 《清平乐(游石头城)》 宋·史浩

石头虎踞。
骄虏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胜处。
瑞绕碧江云路。
当时霸国多贤。
风流只解遗鞭。
便好扬C646北伐,举头即见长安。

4 《鹧鸪天(城南书院饯别张南轩赴阙奏事知严州吕胜己)》 宋·吕胜己

竹树萧萧屋数椽。
平湖漫漫纳通川。
有时竹杖芒鞋至,醉著山光水色间。
成小隐,未经年。
功名夷路稳加鞭。
逢时且数中书考,他日还寻独乐园。

5 《柳梢青(两邑大夫鞭春之集,城南主人张澧州有词,次其韵)》 宋·郭应祥

两令邀宾。
城南佳处,饯腊迎春。
步入梅林,纷然缟袂,间以红英。
遥岑寸碧增明。
更酬唱、无惭昔人。
一笑相欢,且斟佳醑,休羡莼羹。

6 《江城子(次洪如晦韵)》 宋·黄机

醉来玉树倚风前。
兴吟鞭。
指青帘。
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

7 《沁园春(和槐城见寿)》 宋·刘辰翁

成佛生天,自是两途,任祖生先。
看二三大老,依稀吾榜,几多新进,少小齐年。
紫陌相逢,青山独往,倚杖鹤鸣听布泉。
百年里,但儿时难得,老后依然。

8 《微雨登城二首》 宋·刘敞

日午风高新雨晴,残花飞絮两轻轻。
垂鞭缓辔饶间望,时复林间布谷鸣。

9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宋·李薰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10 《舒城道中》 宋·吕声之

还辕天作十分晴,演出秋光一派清。
走笔欲题人到迹,扬鞭不住马嘶声。
顷禾晚熟黄云色,篱菊朝含白露英。
得似渊明便归去,候门童稚出欢迎。

11 《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宋·苏轼

儿童笑使君,忧愠长悄悄。
谁拈白接?,令跨金騕褭。
东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
忽发两鸣髇,相趁飞aa18小。

12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 宋·张耒

聒聒庭中争曲直,纷纷笔下判鞭笞。
坐曹决事输归饮,须信薛宣称吏师。

13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三首》 宋·张耒

万夫饿腹待仓储,三户穷民守破圩。
疲瘵不禁鞭挞甚,长官对酒且欢娱。

14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 宋·欧阳修

岁暮氛霾恶,冬余气候争。
吹嘘回暖律,号令发新正。
远响来犹渐,狂奔势益横。
颓城鏖战鼓,掠野过阴兵。

15 《自卫还徐憩永城王氏园》 宋·贺铸

归路尘埃嬾著鞭,北窗仰枕碧云天。
柴桑此兴无人学,负尔清风七百年。

16 《登城五首》 宋·刘克庄

尉佗故秦吏,堪执酂侯鞭。
箕踞问使者,吾方帝孰贤。

17 《送客出城西》 宋·陈与义

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
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
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
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18 《三月出城别张唐公会玉仙观》 宋·蔡襄

陇麦青青沟柳新,春归聚落少逢人。
如何试与持鞭手,拂却向来身上尘。

19 《送施历城辩归常州》 宋·苏辙

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河深。
久闲物理有相复,历城官事森成林。
乘时敛散逐十二,鞭挞逋负徒哀矜。
一杯相属未尝得,百亩归去将安能。

20 《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偶成四》 宋·苏辙

石门南出众山巅,沃壤清溪自一川。
老令旧谙田事乐,春耕正及雨晴天。
可怜鞭挞终无补,早向丛祠乞有年。
归告仇梅省文字,麦苗含穗欲蚕眠。

* 关于城鞭的诗词 描写城鞭的诗词 带有城鞭的诗词 包含城鞭的古诗词[宋代](2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