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教的诗词(1082首)

61 《八声甘州》 宋·郑子玉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
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
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62 《八声甘州》 宋·郑子玉

渐莺声近也,探年芳、河畔扼轻轮。
旋东风染绿,绵绵平野,无际烟春。
最苦夕阳天外,愁损倚阑人。
无奈潇湘杳,留滞王孙。

63 《摸鱼儿(杨教之齐安任)》 宋·邓剡

笑平生、布帆无恙,堂堂稳送君去。
江声悲壮崖殷血,曾是英雄行处。
今亦古。
甚一点东风,天不周郎怀。

64 《同声歌》 两汉·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

乐府女子生活

65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66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宋·梅尧臣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
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

67 《同声歌》 未知·张衡

邂逅承际会。
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
恐{日栗}若探汤。

68 《明教院》 宋·方惟深

宝刹临苍峡,门迎万里船。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
朝供收崖粟,宵瓶煮石泉。
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

69 《鹧鸪天·妙曲清声压楚城》 宋·赵师侠

妙曲清声压楚城。
蕙心兰态见柔情。
凌波隐称金莲步,蘸甲从教玉笋斟。
歌缓缓,笑吟吟。
向人真处可怜生。
仙源幸有藏春处,何事乘风逐世尘。

70 《祖教寺》 宋·章谦亨

出郭寻芳作野行,岩高墅旷水流声。
草亭日午鹦啼巧,竹院更深月色明。
宝殿鳞鳞章佛界,珠帘卷卷向山清。
悠然一榻浑无梦,时有溪声枕外生。

71 《声声慢·捷书连昼》 宋·郭居安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
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

72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会莫菲睚声亦贡七》 宋·李昉

行年已老擬何如,手植园林十亩余。
婢仆尽能修药饵,儿孙亲教读经书。
趋时徇俗诚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
惟望多情蓬岛客,偷闲时访野人居。

73 《大江东去·天元教显》 元·刘志渊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
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
悟者清凉,背之执恼,多口明真诀。
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

74 《水龙吟 送余干教邓觉非归吴》 元·吴存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衫乌帽,笔床谈尘。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75 《送崇教大师归天台谨吟七言四韵》 宋·范贻孙

名僧高隐尽修行,人说吾师最出群。
新向天台承帝泽,便朝梁院谢明君。
几程烟水趋丹阙,一院杉松锁白云。
却泛轻杯旧山去,石桥秋月会声闻。

76 《次韵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宋·冯伯规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兽空吼。

77 《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 宋·吕声之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
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
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
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78 《谢王绣使同二教举充讲宾》 宋·王翊龙

绣衣玉斧下青冥,端为斯文主夏盟。
师道更全双璧白,讲堂初奏六茎清。
秦灰不烬诗书种,孔壁犹铿丝竹声。
惟有渔翁只自叹,谈经敢望汉鸿生。

79 《题德清教场亭》 宋·张祁

浩荡秋光里,扁舟过德清。
楼台占山影,鹅鸭乱溪声。
小饮经年别,清歌一邑惊。
娟娟照人月,还忆谢宣城。

80 《送陈伯渊教授归沔阳》 明·戈镐

去买沔阳船,挂帆上秋水。
别路折垂杨,歌声断肠起。

* 关于声教的诗词 描写声教的诗词 带有声教的诗词 包含声教的古诗词(10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