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色的诗词[宋代](2496首)

161 《八声甘州·渐纷纷》 宋·无名氏

渐纷纷、木叶下亭皋,秋容际寒空。
庆屏山南畔、龟游绿藻,鹤舞青松。
缥缈非烟非雾,喜色有无中。
帘幕金风细,香篆濛濛。

162 《胜胜慢/声声慢》 宋·无名氏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
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
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
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

163 《夜风雨声甚恶》 宋·晁说之

上元灯火胡尘里,寒食田园野草生。
文武坠来唯不寐,精神耗後更多情。
片云忽作几日雨,众恨添号半夜声。
从此无烦问春色,市无过客谩荒城。

164 《顷创棋色之论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会戏成二》 宋·周必大

局势方迷棋有色,歌声不发酒无饮。
明朝一彩定三赛,国手秋唇双牡丹。

165 《山菴晓色》 宋·白玉蟾

烛影夺明月,钟声撞晓云。
甆盘余柏子,倾作一炉焚。

166 《摊声浣溪沙/浣溪沙》 宋·毛滂

日转堂阴一线添。
使君和气作春妍。
祗有北山轻带雪,见丰年。
残月夜来收不尽,行云早起更留连。
急翦垂杨迎秀色,到窗前。

167 《秋声》 宋·曾巩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
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
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
翏翏遍坳洼洼,岂独缘崔嵬。

168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宋·王之道

鼠腊要非玉,篪声偶先埙。
穷通一生事,早晚焉足论。
行行欲何之,阔步登金门。
有意韩淮阴,报雠如报恩。

169 《甘州/八声甘州》 宋·张炎

想不劳、添竹引龙须,断梗忽传芳。
记珠悬润碧,飘飘秋影,曾印禅窗。
诗外片云落莫,错认是花光。
无色空尘眼,雾老烟荒。

170 《梅花下闻角声》 宋·吴芾

兀坐江城厌寂寥,喜逢春色上梅梢。
寄言画角休吹遍,留与铃斋作淡交。

171 《以春草碧色分韵送朱师古知雒县得色字》 宋·李流谦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乡邑。
岂不念家山,对此好风月。
何以慰覉旅,眼空离鸿翼。
寄声贺父老,壶浆迓郊陌。

172 《亨道至能对棋月下文振闻后堂歌声逃席而起》 宋·方岳

高梧动凉吹,月色如新磨。
吾侪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灿柯。
中庭人语寂,玉佩鸣相摩。

173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宋·仇远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174 《正月十四夜月色奇甚》 宋·项安世

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县知月色饶。
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
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树香。
却到城门听画角,倚空楼堞正苍苍。

175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 宋·项安世

十里河堤接郡城,城边杨柳密于屏。
行人尽日翠阴里,啼鸟数声残酒醒。
七泽观前无限草,高沙湖外一时青。
斜阳极目春如海,只有平庵两鬓星。

176 《宿永睦将口香积院满山皆松桧声二首》 宋·张嵲

万壑树色敛,松门已暮钟。
故园肠断客,应与此时同。

177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宋·张镃

倚栏看月兴难平,载酒还须入涧行。
竹顶有时翻鹊翅,草根随处闹虫声。
城中岂是无人赏,船里何曾卧地撑。
游遍一池心未足,乱荷丛底听三更。

178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宋·张镃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裳透始知。
丹佳花香墙畔起,水葓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诗。

179 《水天一色亭上即事》 宋·叶茵

得得寻幽到水天,开樽洗勺动庖烟。
败欢红袖翻棋局,惯客鸟衣佛坐边。
好景自应分半席,雅歌政不欠繁弦。
黄昏未忍轻归去,长笛一声何处船。

180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爱置酒》 宋·晁公溯

玉斧琢月玻瓈声,月中桂树秋风惊。
终年待此一轮满,不忧蛙食忧鼍鸣。
白鼍十日鸣空山,雨师乘云呼不还。
黄尘晓涨三尺潦,明河夜飞千丈澜。

* 关于声色的诗词 描写声色的诗词 带有声色的诗词 包含声色的古诗词[宋代](24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