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的诗词[唐代](108首)

41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寄寇》 唐·杜甫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
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
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
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42 《登州南楼》 唐·钱起

孤树延春日,他山卷曙霞。
客心湖上雁,归思日边花。
行李迷方久,归期涉岁赊。
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43 游浯溪》 唐·元友让

昔到才三岁,今来鬓已苍。
剥苔看篆字,薙草觅书堂。
引客登台上,呼童扫树旁。
石渠疏拥水,门径劚丛篁。
田地潜更主,林园尽废荒。
悲凉问耆耋,疆界指垂杨。

44 《送耿十三湋往辽海》 唐·戴叔伦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

45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一作呈萧常州)》 唐·戴叔伦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
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
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
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46 《玉蕊花(一作严休诗)》 唐·何兆

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缘睹蕣颜。
惟有多情天上雪,好风吹上绿云鬟。

47 《歌(太和中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弟子,常讽此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48 《送刘秀才南归(一作刘诗)》 唐·陈存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
古路入商山,春风去灞水。
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
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已。

49 《赐耆老布帛(一作张元诗)》 唐·崔枢

殊私及耆老,圣德赈黎元。
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情均皆挟纩,礼异贲丘园。
庆洽时方泰,仁沾月告存。
宁知酬雨露,空识荷乾坤。
击壤将何幸,裴回望九门。

月夜怀人

50 《禅门寺暮钟(一作刘诗)》 唐·李正封

簨簴高悬于阗钟,黄昏发地殷龙宫。
游人忆到嵩山夜,叠阁连楼倚太空。

51 《旅次沔阳,闻克,而用师者穷兵黩武,因书简之》 唐·陈羽

江上烟消汉水清,王师大破绿林兵。
干戈用尽人成血,韩信空传壮士名。

52 《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是年出刺柳州五月经此)》 唐·柳宗元

发春念长违,中夏欣再睹。
是时植物秀,杳若临悬圃。
歊阳讶垂冰,白日惊雷雨。
笙簧潭际起,鹳鹤云间舞。

53 《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 唐·刘禹锡

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
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
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

54 《鱼江中》 唐·刘禹锡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55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侍御》 唐·孟郊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56 《自商行谒州卢使君虔》 唐·孟郊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
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
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唐诗三百首月亮中秋节思乡思念

57 《送卢虔端公守州》 唐·孟郊

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
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
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58 《僧如展及韦载同游碧涧寺各赋诗…不撰成徒以四韵为识》 唐·元稹

重吟前日他生句,岂料逾旬便隔生。
会拟一来身塔下,无因共绕寺廊行。
紫毫飞札看犹湿,黄字新诗和未成。
纵使得如羊叔子,不闻兼记旧交情。

59 《送林梦赴韦令辟》 唐·元稹

蜀路危于剑,怜君自坦途。
几回曾啖炙,千里远衔珠。
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相门多礼让,前后莫相逾。

60 《送梦赴韦令幕》 唐·元稹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
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 关于复的诗词 描写复的诗词 带有复的诗词 包含复的古诗词[唐代](1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