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的诗词(4753首)

781 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唐·梁铉

帝子乘龙夜,三星照户前。
两行宫火出,十里道铺筵。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
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铢钱。
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
欲知来日美,双拜紫微

782 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唐·李敬方

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783 《忆游台寄道流》 唐·张祜

忆昨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784 《寓怀寄苏州刘郎中(时以平公荐罢归)》 唐·张祜

一闻周召佐明时,西望都门强策羸。
子好文才自薄,诸侯力荐命犹奇。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唯是胜游行未遍,欲离京国尚迟迟。

785 《题杭州竺寺》 唐·张祜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786 《同乐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唐·裴夷直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
海上几时霜雪积,人间此夜管弦多。

787 《送虚上人游台》 唐·朱庆馀

青冥通去路,谁见独随缘。
此地春前别,何山夜后禅。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
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788 《再经涯地角山》 唐·雍陶

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入尘埃。
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涯地角来。

789 《咏歌圣德,远怀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唐·杜牧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下唱歌行。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790 《送郭秀才游台》 唐·许浑

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台已万重。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
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791 《华清宫(宝六载,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 唐·李商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子暂蒙尘。

792 津西望》 唐·李商隐

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
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793 《钧》 唐·李商隐

上帝钧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794 津西望》 唐·李商隐

虏马崩腾忽一狂,翠华无日到东方。
津西望肠真断,满眼秋波出苑墙。

795 《钧》 唐·李商隐

上帝钧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796 《宿王屋坛》 唐·马戴

星斗半沈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磬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叙事感恩妇女

797 《送道友入台山作》 唐·马戴

却忆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798 《送赵道士归目旧山》 唐·薛能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
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
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799 际识归舟》 唐·薛能

斜日满江楼,涯照背流。
同人在何处,远目认孤舟。
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
人浮津济晚,棹倚泬寥秋。
晴阔忻全见,归迟怪久游。
离居意无限,贪此望难休。

800 《谢刘相寄柱茶》 唐·薛能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柱印维扬。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
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 关于天的诗词 描写天的诗词 带有天的诗词 包含天的古诗词(47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