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的诗词[明代](28首)

1 《小山》 明·邵宝

昔闻砥柱黄河中,万古坐镇狂澜东。
乃是江砥柱,特起不与群山同。
群山随江铤奔马,爱此石笋凌苍穹。
哉本天造,一任巨浪乘长风。

2 《过小》 明·杨基

俯如盘,小俨而立。
群山如从使,左右相拱揖。
根屹撑拄,万窍争喷噏。
浏浏阴风旋,惨惨元气湿。

3 《庚申秋夜予卧病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 明·王微

枕寒生好梦频,几番疑见忽疑真。
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

4 《廿五日晓泛山行历龙井诸处还山湖是日物色》 明·冯梦祯

清旦践夙期,泛舟益新侣。
和风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穷山色亲,径曲树容美。
龙泓昼常阴,竹阁晴疑雨。

5 《小山(俗谬为小姑,上有圣母庙像在焉)》 明·吴哲

中流玉卓迥无群,大海雄藩自楚分。
绝顶薰芗常蔽日,靓妆楼阁不藏云。
根暗直龙栖宅,乱水平铺鸟篆文。
我欲维舟明月里,为神鼓瑟候湘君。

6 《哭冯开之先生山殡宫二首》 明·于嘉

槜李距钱塘,盈盈一水望。
暂归归魄久,短别别魂长。
谈屑凋宾座,歌尘冷妓堂。
山新筑野,明月吊虚廊。

7 《姑苏杂咏 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 明·高启

欲问南朝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
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
橘柚垂檐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长者谁曾见,应在烟云杳霭中。

8 《十咏图·帆》 明·张维

江心云破处,遥见去帆
浪阔疑升汉,风高若泛湖。
依微过远屿,彷佛落荒芜。
莫问乘舟客,利名同一途。

9 《和贝惟学登小山韵》 明·程本立

西来风浪涌金山,人在鸿蒙沆漭间。
大地小天柱石,长江第一海门关。
鲛人夜泣珠成泪,龙女晴梳翠作鬟。
欲问灵巫报神语,我行何日定东还。

10 《郁郁生桐》 明·胡翰

郁郁生桐,托根邹峄颠。
皎皎白素丝,出自岱畎间。
一朝奉庭贡,妙合良自然。
桐以为君琴,丝以为君弦。

11 桐生崇冈一首赠友人》 明·王叔英

桐生崇冈,托根亦已高。
严冬风雪繁,枝叶成萧条。
根本具生意,又逢雨露辰。
未□终憔悴,勿为樵牧侵。
韶英如可作,迟尔为瑟琴。

12 《高房山寒江岛图》 明·王行

千山万山重复重,烟岚草树深莫穷。
高堂大轴示宽广,要以笔力夸奇雄。
青红苍翠满缣素,缺处残碧分遥峰。
虽云眼底供一快,未见阔远开心胸。

13 《范司马东先生怜仆羁客旅邀仆观白鹦鹉复饮》 明·吴孺子

夫子怜飘泊,相邀过草堂。
尊浮桑落酒,鸟出雪衣娘。
石色寒侵户,苔香细入床。
醉来如意舞,容得旧疏狂。

14 竹图》 明·唐寅

岁寒有贞姿,竹劲而直。
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
可比君子人,穷年交不易。
晔晔桃李花,旦暮改颜色。

15 《题落霞骛图》 明·唐寅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16 《十六夜山看月歌四首》 明·王稚登

千顷寒波看月生,半江微暗半江明。
山僧手种门前树,记得潮痕与树平。

17 《早发小山遇风》 明·李祯

湖尽江逾阔,舟穷路若迷。
垂杨春寂寂,芳草雨凄凄。
漩水鼋鼍窟,平沙雁鹜堤。
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

18 《同施邦直棹舟西湖乘月登山拜和靖处士墓》 明·孙一元

向晚南屏路,相携上钓。
山根晴亦湿,湖面夜难昏。
月色留吹笛,鸥群回洗樽。
来寻林处士,地下有知言。

19 《哭冯开之先生山殡宫二首》 明·于嘉

玉树承无恙,书来月甫更。
鹤传君子化,鵩告主人行。
夜壑谁移棹,寒堂独斫楹。
西州门下路,一过一吞声。
¤

20 雁》 明·高启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 关于孤的诗词 描写孤的诗词 带有孤的诗词 包含孤的古诗词[明代](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