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的诗词[宋代](2081首)

641 《寄题玉山周晦叔似贤斋》 宋·陈文蔚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642 《行崧岭将半下瞰山中一人似不与世者凝伫久》 宋·陈文蔚

几曲青山一亩宫,前村惟有小溪通。
鸡鸣鸟宿知昏旦,水碓无人自在舂。

643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见示竹帘诗戏作》 宋·戴表元

剡竹吾问君,班班为谁设。
一登君子堂,向与凡界绝。
陂龙鳞故鲜,湘娥泪犹热。
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辍。
所邻无可娱,如伴枯禅灭。
千金散红裙,一镜垂白发。
定非夏侯衣,高堂挂秋月。

644 《鄞塘田》 宋·戴表元

经秋心事转衰颓,客舍山村病眼开。
识路牛羊缘板过,通燕雀下檐来。
饥从野榼分蔬饭,渴指邻帘贳黍醅。
世事百年谁罗是,髯公鼻息书如雷。

645 西十里外茅洋小山中土冢累然初不封树舒先》 宋·戴表元

莫轻数尺黄泥壤,埋却斯人后更无。
山上自难生毒草,树间长见聚慈乌。
樵耕可免凭乡谷,洒埽能来是学徒。
后有宣尼须痛惜,待将墓额写呜呼。

646 《断桥西人三首》 宋·方回

无数菰蒲间藕花,万丝垂柳曳风斜。
竹篱茅舍浑如画,最爱桥西第一

647 《断桥西人三首》 宋·方回

主人傥不粗能吟,辜负湖天水竹林。
我若移来此住,诗人无数日相寻。

648 《读太原王氏记二首》 宋·方回

卧冰公相旧声,纪载铿锵乐九成。
大姓江山同久远,雄文日月竞光明,双亲强健跻高寿。
两纪休閒致盛名,冠豸澄清聊一出,万钟千驷未为荣。

649 《读太原王氏记二首》 宋·方回

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泗水湄。
一瓣心香邹国庙,八分手笔峄山碑。
检身粹行言相应,报国精忠孝可移。
千万人中无一二,庭闱偕老及期颐。

650 《淡竹岭农》 宋·方回

茅坞石巉岩,无云亦有岚。
纸材槌稚竹。
泉笕穴枯杉。
跣足何曾袜,赪肩或不衫。
石茶磨,妇借自能担。

651 《富阳田》 宋·方回

自从丧乱来,懒复治生事。
行行过田,因之动幽意。
早稻青已黄,晚稻亦垂穗。
霅霅割稻声,自与割草异。

652 书》 宋·方回

倚楼閒看雨,已下又重登。
困和春深剧,愁逢日暮增。
书闻子病,时事说兵兴。
流汗才挥扇,风寒忽似冰。

653 《鄱阳汤仲材以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 宋·方回

黄鹤矶头百战尘,黄龙诗刻尚如新。
终然岘首碑安在,羊祜元非死朽人。

654 《鄱阳汤仲材以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 宋·方回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655 《鄱阳汤仲材以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 宋·方回

晦静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沈一付六如梦,休赋青云紫陌篇。

656 《约端午到复不果赋吴体》 宋·方回

略无一点南来风,日日褰裳泥雨中。
端午到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
世情故宜俗眼白,时事不改戎葵红。
三年为客可归矣,亦念儿曹思乃翁。

657 《春前一日还》 宋·方回

最险王干三岭路,加之雨滑马行迟。
忽惊山客俱来迓,谁报人已预知。
饤果待斟分岁酒,剪蔬先赋立春诗。
春闻六十犹痴谚,尚少一年焉不痴。

658 《同刘仲鼎全君玉饮徐子英分韵得鸡字》 宋·方回

诘曲盘醒手共携,暮归了不记东西。
初筵秩秩谈无底,厦屋渠渠醉似泥。
老貌白头愧青鬓,豪吟野鹜杂鸡。
相看一笑消长日,未信人间物易齐。

659 《九月初六日客报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尽吾》 宋·方回

生死由来一念间,回头不落鬼门关。
细思上策莫如醉,稍据要津焉得閒。
婢仆冻饥犹恋主,儿童婚嫁合还山。
一穷惹起无穷事,独乐吾惟学巷颜。

660 《两邻一主人郡姬歌饮至夜半一母妻哭官检魇》 宋·方回

歌喉弦指粉红腮,群拥山翁醉玉颓。
政恐真欢犹是假,不如邻妇哭真哀。

* 关于家的诗词 描写家的诗词 带有家的诗词 包含家的古诗词[宋代](20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