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宸居的诗词(162首)

61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宋·刘克庄

有文殊佛来禅室,无复将军顾草庐。
肉眼错看病居士,玉音犹记老尚书。

62 《萧侍郎故居》 宋·白玉蟾

玉笥山前萧子云,手携白璧翫青春。
碧坛夜夜松风起,八十二人朝玉宸。

63 《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 宋·李廌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64 《归班之明日以六参人趁起居》 宋·程公许

湖海飘摇误召环,春风入缀紫宸班。
恭闻聘幣及岩穴,不以多材遗蒯菅。
静念升沉皆命分,喜因蹈舞拜天颜。
承明莫作官曹看,汗简须凭直笔删。

65 《山居感旧百韵》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泝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66 《次韵宋尚书山居·亦乐堂》 宋·方岳

分得山云老一瓢,梦寒不记紫宸朝。
无人画出閒中味,吟入梅花雪迳遥。

67 《谢朱南塘借已田为易陆宅山建玉宸道宇》 宋·卫宗武

好山未易得,况此不多山。
靡迤八九丘,远眎犹弹丸。
几载谋一区,经营何其艰。
尺求而寸予。

68 《贺赵居父登第》 宋·刘宰

词场闻夺锦標归,好是斑衣唤绿衣。
永日湖山供赏咏,好风宫殿正清微。
堂新六桂光宸翰,庭秀双芝焕彩闱。
肯向长安夸得意,妙年伯玉已知非。

69 《酬郑沁州》 唐·刘祎之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70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唐·李峤

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
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
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71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唐·苏颋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古诗三百首咏物

72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唐·苏颋

帝迹奚其远,皇符之所崇。
敬时尧务作,尽力禹称功。
赫赫惟元后,经营自左冯。
变芜粳稻实,流恶水泉通。

73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唐·陈子昂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74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唐·张说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
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乐来。
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75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重阳节登高写景抒情

76 《同韦舍人早朝》 唐·郑愔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
才良寄天綍,趋拜侣朝簪。
飞马看来影,喧车识驻音。
重轩轻雾入,洞户落花侵。
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77 《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许景先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78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唐·李白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
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
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

79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唐·李白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
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
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

唐诗三百首乐府女子思念

80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唐·杜甫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
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归隐饮酒生活

* 关于宸居的诗词 描写宸居的诗词 带有宸居的诗词 包含宸居的古诗词(1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