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人的诗词[宋代](424首)

81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82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83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宋·苏轼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84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宋·苏轼

不羡腰金照地光,暂时假面弄西凉。
晴窗咽日肝肠暖,古殿朝真屦袖香。
说静故知犹有动,无闲底处更求忙。
先生官罢乘风去,何用区区赋陟冈。

85 《秋日寄友人》 宋·苏轼

柳条风暖会吟时,林下池边屐齿移。
别後过从更疏懒,暮蝉嘹乱不胜悲。

86 《次韵聪上人见寄(一作:次韵闻复上人·)》 宋·苏轼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87 《寄友人》 宋·王安石

飘然羁旅尚无涯,一望西南百叹嗟。
江拥涕洟流入海,风吹魂梦去还家。
平生积惨应销骨,今日殊乡又见花。
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

88 《寄友人三首》 宋·王安石

万里书归说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
一篇封禅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
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
应须急作南征计,漠北风沙不可留。

89 《寄友人三首》 宋·王安石

水边幽树忆同攀,曾约移居向此间。
欲语林塘迷旧径,却随车马入他山。
飞花著地容难冶,鸣鸟窥人意转闲。
物色可歌春不返,相思空复惨朱颜。

90 《寄友人三首》 宋·王安石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
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渺渺水波低赤岸,蒙蒙云气淡扶桑。
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91 《寄福公道人》 宋·王安石

帝力护禅林,沧洲侧布金。
楼依水月观,门接海潮音。
开士但软语,游人多苦吟,曾同方丈宿,灯火夜沉沉。

92 《寄李道人》 宋·王安石

李生富汉亦贫儿,人不知渠只我知。
跳过六轮中耍峭,养成三界外愚痴。

93 《吴正仲谪官得故人寄蟹以诗谢之余次其韵》 宋·王安石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
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
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
甘餐饱觞咏,余事付钧陶。

94 《法曹罗立之酒边举数首皆仆故人为我寄声》 宋·戴复古

佳士欣相识,吟边问姓名。
官为三语掾,诗到五言城。
野客可怜我,故人烦寄声。
白头归故隐,秋后会群英。

95 《静寄孟运管招客皆藏春侍郎故人因与花翁孙季》 宋·戴复古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行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

96 《新朝士多故人愁吟寄之》 宋·戴复古

野鹿自由性,孤鸿不就群。
飘零生白发,故旧半青云。
忧国家何有,愁吟天不闻。
北风吹汉水,胡骑政纷纷。

97 《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有浦城人写寄真西》 宋·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98 《国风再寄南昌故人兼简王帅子文》 宋·戴复古

江湖归亦好,朋友恨相疏。
倏作三年别,才通一纸书。
诗盟谁是主,世道正愁予。
若见王都督,烦君问起居。

99 《寄蜀州杨道人》 宋·范成大

老来万事总萧然,犹忆西州暑雪边。
为报岷峨山水道,如今真个得归田。

100 《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宋·秦观

倦客当老秋,於忽少佳意。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一披清骨毛,再见失身世。
有如执盛热,傃月濯凉吹。

* 关于寄人的诗词 描写寄人的诗词 带有寄人的诗词 包含寄人的古诗词[宋代](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