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身的诗词[唐代](743首)

421 《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一首》 唐·皎然

青云何润泽,下有贤人隐。
路入菱湖深,迹与黄鹤近。
野风吹白芷,山月摇清轸。
诗祖吴叔庠,致君名不尽。

422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唐·皎然

南山唯与北山邻,古树连拳伴我身。
黄鹤有心多不住,白云无事独相亲。
闲持竹锡深看水,懒系麻衣出见人。
欲掇幽芳聊赠远,郎官那赏石门春。

423 《寄崔万芳夔》 唐·皎然

气杀高隼击,惜芳步寒林。
风摇苍琅根,霜剪荍y9心。
归思忽眇眇,佳气亦沉沉。
我身岂遐远,如隔湘汉深。
事迩智莫及,愿乖情不任。
迟君忘言侣,一笑开吾襟。

424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唐·皎然

大厦资多士,抡材得豫章。
清门推问望,早岁骋康庄。
作用方开物,声名久擅场。
丹延分塞郡,宿昔领戎行。

425 《劳劳山居寄呈吴处士》 唐·皎然

山事由来别,只应中老身。
寒园扫绽栗,秋浪拾干薪。
领鹤闲书竹,夸云笑向人。
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426 《寄报德寺从上人(鼓吹山在寺西)》 唐·皎然

宗流许身子,物表养高闲。
空色清凉寺,秋声鼓吹山。
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间。
七叶翻章句,时时启义关。

427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唐·皎然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
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428 《早春书怀寄李少府仲宣》 唐·皎然

早年初问法,因悟目中花。
忽值胡雏起,芟夷若乱麻。
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
迹与空门合,心将世路赊。
东田已芜没,南涧益伤嗟。
崇替惊人事,凋残感物华。
知君过我里,惆怅旧烟霞。

429 《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 唐·贯休

庭鸟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竹房更何有,还如鸟巢空。
赖逢富人侯,真东晋谢公。
煌煌发令姿,珂珮鸣丁冬。

430 《寄韩团练》 唐·贯休

真宰动洪炉,万物皆消息。
唯有三珠树,不用东风力。
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海内久闻名,江西偶相识。

431 《寄僧野和尚》 唐·贯休

鸟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
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
橡栗堆行径,猿猴绕定身。
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写景隐喻抒怀

432 《寄匡山纪公》 唐·贯休

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
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
斯言如不惑,千里亦相亲。

边塞写景战争归乡喜悦

433 《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唐·贯休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
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
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

434 《寄匡山纪公》 唐·贯休

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
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
斯言如不惑,千里亦相亲。

435 《早秋即事寄冯使君》 唐·贯休

金脉火初微,开门竹杖随。
此身全是病,今日更嗔谁。
落叶峥嵘处,诸峰爽拔时。
唯思棠树下,高论入圆伊。

436 《寄李道士》 唐·贯休

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
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诠。
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
倘修阴姹姹,一望寄余焉。

437 《秋夜怀嵩少因寄洛中旧知》 唐·贯休

炉爇旃檀不称贫,霏霏玉露湿禅巾。
紫金地上三更月,红藕香中一病身。
少室少年偏入梦,多时多事去无因。
如今憔悴头成雪,空想嵯峨羡故人。

438 《秋兴寄胤公》 唐·齐己

风声吹竹健,凉气著身轻。
谁有闲心去,江边看水行。
村遥红树远,野阔白烟平。
试裂芭蕉片,题诗问竺卿。

439 《夏日西霞寺书怀寄张逸人》 唐·齐己

人中林下现,名自有闲忙。
建业红尘热,栖霞白石凉。
倚身柽几稳,洒面瀑流香。
不似高斋里,花连竹影长。

440 《寄华山司空图》 唐·齐己

天下艰难际,全家入华山。
几劳丹诏问,空见使臣还。
瀑布寒吹梦,莲峰翠湿关。
兵戈阻相访,身老瘴云间。

* 关于寄身的诗词 描写寄身的诗词 带有寄身的诗词 包含寄身的古诗词[唐代](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