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身的诗词[唐代](743首)

481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时在荐福寺坐夏)》 唐·权德舆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焰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482 《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唐·权德舆

辛苦事行役,风波倦晨暮。
摇摇结遐心,靡靡即长路。
别来如昨日,每见缺蟾兔。
潮信催客帆,春光变江树。

483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唐·刘禹锡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
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484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485 《寄友人》 唐·朱庆馀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486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487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咏物梅花

488 《江边有寄》 唐·罗隐

江边旧业半雕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送别友情

489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唐·齐己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490 《和王明府见寄》 唐·徐铉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年代革共漂沦。
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491 《寄王舍人竹楼》 唐·李嘉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写物赞美抒情隐居闲适

492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赞颂写人友情

493 《寄赵七侍御》 唐·李华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
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
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494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唐·高适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追忆怀才不遇愤懑

495 《寄韩谏议/寄韩谏议注》 唐·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唐诗三百首游仙

496 《金门答苏秀才》 唐·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隐居

497 《狂题十八首》 唐·司空图

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498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499 《题武陵洞五首》 唐·曹唐

此生终使此身闲,不是春时且要还。
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
溪口回舟日已昏,却听鸡犬隔前村。
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

500 《过湖口》 唐·唐彦谦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俯仰烟波内,蜉蝣寄此身。

* 关于寄身的诗词 描写寄身的诗词 带有寄身的诗词 包含寄身的古诗词[唐代](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