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路的诗词[唐代](1065首)

421 《送张六谏议归朝》 唐·武元衡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422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唐·武元衡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423 《途次》 唐·武元衡

去国策羸马,劳歌行路难。
地崇秦制险,人乐汉恩宽。
御沼澄泉碧,宫梨佛露丹。
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不问三苗宠,谁陪万国欢。
至今松桂色,长助玉楼寒。

424 《送裴戡行军(一作饯裴行军赴朝命)》 唐·武元衡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送君偏有无言泪,天下关山行路难。

425 《缑山道中口号》 唐·武元衡

秋山寂寂秋水清,寒郊木叶飞无声。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426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唐·权德舆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
八音谐雅乐,六辔骋康衢。

427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 唐·权德舆

年少一仙官,清羸驾彩鸾。
洞宫云渺渺,花路水漫漫。
岁计芝田熟,晨装月帔寒。
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

颂歌

428 《送宇文文府赴行在》 唐·权德舆

送君当岁暮,斗酒破离颜。
车骑拥寒水,雪云凝远山。
且安黄绶屈,莫羡白鸥闲。
从此图南路,青云步武间。

429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 唐·权德舆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430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431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432 《玉山岭上作》 唐·权德舆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晚翠深云窦,寒苔净石梁。
荻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433 《句》 唐·羊士谔

风泉留古韵,笙磬想遗音。
桂朽有遗馥,莺飞安可待。
尘沙蔼如雾,长波惊飙度。
雁起汀洲寒,马嘶高城暮。
银釭倦秋馆,绮瑟瞻永路。
重有携手期,清光倚玉树。
(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434 《题赵孟庄》 唐·杨巨源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
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
懿君敦三益,颓俗期一变。
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

435 《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 唐·杨巨源

吾从骥足杨茂卿,性灵且奇才甚清。
海内方微风雅道,邺中更有文章盟。
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

送别哀愁

436 《奉寄通州元九侍御》 唐·杨巨源

大明宫殿郁苍苍,紫禁龙楼直署香。
九陌华轩争道路,一枝寒玉任烟霜。
须听瑞雪传心语,莫被啼猿续泪行。
共说圣朝容直气,期君新岁奉恩光。

437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唐·杨巨源

五马江天郡,诸生泪共垂。
宴馀明主德,恩在侍臣知。
怅望缄双鲤,龙钟假一枝。
玉峰遥寄梦,云海暗伤离。

438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唐·杨巨源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
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
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
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

送别思念友情

439 《送太和公主和蕃》 唐·杨巨源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

440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 关于寒路的诗词 描写寒路的诗词 带有寒路的诗词 包含寒路的古诗词[唐代](10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