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缨的诗词[宋代](307首)

101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宋·方回

晋季有诗人,忽如古伯夷。
其人果为谁,请读渊明诗。
同时颜谢流,望风悉披靡。
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

102 《清湖小酌得生字》 宋·方回

泯默抑幽抱,低回挫高情。
肥遁夙果决,羁旅犹牵萦。
华摭有旧习,冷嗜无新营。
醲鲜世所竞,褒博日以轻。

103 《临流》 宋·郭印

长江一镜净,岂但烛须眉。
清光莹我心,双鬓任如丝。
鸥鹭近人来,游鱼亦可窥。
不把尘缨濯,身世两相遗。
好观东去浪,昼夜无休时。
学道正如此,到海以为期。

104 《早行界上迓何使者》 宋·郭印

天星半牢落,月窗光炯炯。
僮婢寐正酣,四邻鸡犬静。
而我独何之,倒衣不及整。
呵鞭驱蹇驴,霜风破裘领。

105 《送判院杨道夫》 宋·释宝昙

君诗如周郎,年少新将兵。
阿瞒不及语,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乔在,国色倾人城。
不见今十年,诗已如此成。

106 《南翔寺》 宋·释慧远

无数青山伴我行,更将清浅濯尘缨
枕流漱石真吾事,买片闲田就此耕。

107 《次韵鉴中八咏》 宋·于石

梅山如积翠,的皪手堪捧。
遥遥仙人尉,盘盘故时陇。
丹泉清可鉴,石乳甘於湩。
行将解尘缨,于焉滔高踵。

108 《出城暂憩林下》 宋·宋祁

下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
山禽不辨种,溪草尽无名。
露笋披斑箬,风葩抗紫茎。
徘徊漱岩溜,未忍濯尘缨

109 《送黄灏》 宋·宋祁

横步文林二十春,华颠初得半通纶。
江边又濯沧浪水,堂上宁招骯髒人。
未分尘缨惭蕙帐,不缘羊酪弃羹蒪。
思家夕梦还都信,并附秋波六六鳞。

110 《过璨师房》 宋·宋庠

病客尘缨外,幽斋法境中。
庭喧施鸟食,坐拂去花风。
茗溜沈瓯绿,檀烟入篆红。
忘言一相对,何处妄求空。

111 《送馀姚顾尉》 宋·宋庠

昔意青霞远,新恩黄绶荣。
官同吴市隐,赋压楚乡平。
天霁晨帆驶,潮回夜艑轻。
千岩胜游近,且莫弃尘缨

112 《建隆寺北池亭》 宋·宋庠

宝刹开初地,沧浪绕故城。
芰莲俱野色,凫鸨各秋声。
岸阔烟无著,窗虚日易明。
归骖谁讶久,正为濯尘缨

113 《题东掖山承天院》 宋·章得象

闻说新庵号白莲,五峰环绕布金田。
虎溪社共何人继,佛翕灯從几代传。
岚色排空长似画,松枝偃盖不知年。
劳生已作归休计,愿解尘缨结净缘。

114 《濯缨亭》 宋·赵处澹

两派清溪合,回波到此间。
危峰衡古石,幽洞隔尘寰。
云影高低树,岚光远近山。
先贤遗迹在,盍挽旧风还。

115 《题潘彦政叔侄濯缨斋》 宋·杨万里

愚溪之口湘江左,茅斋不小亦不大。
斋前看江江只流,江中望斋斋更幽。
两潘读书韵清壮,湘妃出听鱼吹浪。
大潘皎如鹤出林,小潘不减在沙金。
向来姓名到天府,市人莫笑渠尘土。
濯缨当属最闲人,两潘且弹冠上尘。

116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濯缨庵》 宋·苏辙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117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四濯缨庵》 宋·苏辙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118 《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宋·苏辙

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
点检旧游黄石在,扫除诸念白鸥亲。
一尊父老囊金尽,三迳松筠生事贫。
他日南公数人物,丹青添入县图新。

119 《和仲巽诮京尘》 宋·韩维

轻如游泛坌如驰,朝雨才暗暮即飞。
常恐旱风增气劳,却教晴日损光辉。
衣缁京洛言何验,缨濯沧浪志尚违。
此物无情君莫诮,九衢声利走轮騑。

120 《同赋京尘》 宋·孔武仲

白日临黄道,红尘满玉京。
长风吹不尽,骤雨洒还清。
不放虚空快,应同世界生。
随时势用壮。
度隙体能轻。
舞榭凝添恨,歌梁堕趁声。
沧浪归有计,行矣濯吾缨。

* 关于尘缨的诗词 描写尘缨的诗词 带有尘缨的诗词 包含尘缨的古诗词[宋代](3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