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屋前的诗词[宋代](950首)
241
《古冢行》 宋·林昉
山前月照青衫树,下有古人葬时路。
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
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
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
242
《梦访友生》 宋·林之奇
少年结客长安城,妄喜纵酒一章程。
支离老去一茅屋,枕书卧闻长短更。
友生相望止百里,寒夜寥间无微声。
梦中乘兴辄见戴,剡溪聊尔扁舟行。
觉来蘧蘧一榻上,不用僮仆争篱迎。
吹灯弄笔欲书寄,窗前白月方亭亭。
243
《游后洞诗》 宋·刘贽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亭亭故碑亡旧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志存於斯。
246
《上龟山寺》 宋·潘柽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
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
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
248
《题静春堂集》 宋·钱仲鼎
闭门雪卧远,咏史风情留。
诗有三百篇,令子手所裒。
汝翁秀儒林,殖学媲前修。
六经穷窔奥,万象工雕锼。
249
《喜声伯谪还》 宋·区仕衡
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畎余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250
《姜山》 宋·任三杰
天风吹我登姜山,前岩后岩相封间。
已从积雨得深涧,更趁浮云同往还。
世外空青覆茅屋,屋外凉风吹紫竹。
挂冠何日赋归来,煮石篝灯洞中宿。
251
《宿荚道驿》 宋·时沄
笋舆倦长途,夜投村邸宿。
市井倚峦冈,人烟半樵牧。
茅檐俯清流,翠巘出前屋。
山月照人寒,有意怜幽独。
252
《偈颂五十一首》 宋·释道冲
方丈屋损,寝处不得。
常住乏粮,著众不得。
旧逋积如海,无钱还不得。
大道在目前,有口说不得。
若人透此四重关,堪与诸方为轨则。
赵州亲见老南泉,观音院里有弥勒。
253
《咏怀》 宋·释永颐
晨风汇原野,高林摩苍条。
屋上野花落,阶前春草摇。
少壮不可恃,金骨亦易销。
夙志欢沈民,晚心日幽寥。
紫烟凌石峰,绿云生桂标。
林怀颇清畅,况复灵景饶。
255
《题共乐堂》 宋·汪泌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257
《和半庵庆成诗韵》 宋·王志道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白头人。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258
《法相寺可赋亭》 宋·吴时显
尘埃谁复识瞿野,高座风生玉麈谈。
露浥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鼻先参。
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
试叩禅关闻密语,前三三与后三三。
259
《韩魏公读书堂》 宋·熊克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绦成丘墟。
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与泉石居。
想憎俗事败人意,独愿打火勤三馀。
今人不出如处女,陋室屋暗百不如。
闻君读书胡乃尔,政恐心地忘芟锄。
前辈浑厚应有此,难弟难兄俱可书。
260
《除夕》 宋·许必胜
多病成懒疏,日月忽驱逐。
家人厌陈迹,洒扫新我目。
争此须臾间,扰扰竞多福。
习气变性情,不复生惭恧。
* 关于屋前的诗词 描写屋前的诗词 带有屋前的诗词 包含屋前的古诗词[宋代](9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