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岖的诗词[宋代](381首)

181 《五祖山》 宋·王之道

我生事幽诗刊,尘埃良独难。
朅来舒蕲游,登临每长叹。
如何胜绝境,佛屋多所安。
大哉慈悲力,神功助劖刓。

182 《独步》 宋·王之道

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
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
穷竹径,诘曲遍花源。
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183 《史佐才读书堂》 宋·王之道

我闻轮人扁,妙解书中义。
当其听读书,默识圣人意。
忽然释椎凿,有问发兹秘。
虽云圣人语,糟粕岂精粹。

184 《送懿上人持钵潜川》 宋·王之道

坐觉青山忽上心,着鞭来欲故人寻。
万松未放孤云过,一饭共听幽鸟鸣。
莫厌崎穷野径,须怜料峭结春阴。
潜川耆旧如相问,千晨长同月一襟。

185 《题三祖山》 宋·王之道

观山不惮远,有癖老增剧。
是行迫王事,所过飞鸟疾。
路傍四五祖,不得着脚历。
朝来所干集,我愿容自适。

186 《西灵鹫》 宋·王之道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187 《用东坡三峡桥韵赠源上人》 宋·王之道

解衣振林霏,欹枕听檐溜。
饥肠欲雷鸣,病耳忽牛斗。
自嗟兵火余,十载困难右。
穷水石,邂逅遍岩窦。

188 《赠坚上人》 宋·王之道

岷峨何处在目前,怳惚万里惟心田。
道人遐想对缣素,毫端亹亹生云烟。
不烦扪参更历井,坐见紫翠摩苍天。
崔嵬绝顶明积雪,崎幽涧萦流泉。

189 《赠六安文殊亮老》 宋·王之道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至於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平生首肯处,可嗣布禅皓。

190 《观李思训幸蜀图》 宋·朱翌

上青天路最崎,藏日擎天却有余。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191 《宣城书怀》 宋·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
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
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

192 《五路岭》 宋·强至

一径高盘十里馀,人心马足厌崎
只凭顽石专为险,不识青云自有衢。
地气难通树多瘦,阳晖应近草先枯。
我行方欲奋遐蹠,顾尔安能碍坦途。

193 《晓出》 宋·强至

一声残角绕千门,霜气涵空乱宿氛。
车马往来无僻地,星河收去有闲云。
余生惨淡身宜佚,人事崎足反勤。
渐喜太阳浮海面,群鸦鸣噪尚纷纷。

194 《寄章茂深郎中二首》 宋·陈造

立谭当日受知深,不待陈情道古今。
高会几陪山简醉,长篇许为爱卿吟。
岁华迁谢心虽在,世路崎老不禁。
拟近卞山谋卜築,借公泉水濯尘襟。

195 《召伯停舟辟雨》 宋·陈造

窗度荷芰风,舟舣鸳鸯浦。
落帆憩篙师,辟此白淙雨。
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
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

196 《金地寺》 宋·陈造

侧径崎去,飞萝次第扪。
山横欲无地,路转却逢村。
竹柏围荒寺,莓苔上缭垣。
残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197 《隐静简堂老赠籐杖》 宋·陈造

两枝籐杖各过头,一赠诗翁一自留。
借力崎知意厚,分岐喧静果谁优。
拄归山路烟岚好,横向禅堂魔魅愁。
偿尽阿师行脚债,不妨分我老沧洲。

198 《雨中题柏氏壁二首》 宋·陈造

行寻诘屈蹑崎,已谢邻翁果下驹。
北走松楸无数里,杖藜筋力尚枝梧。

199 《送叔弼寄秦张》 宋·陈师道

庐陵四公子,吾及识其半。
叔也英达人,平易亦精悍。
於时吾始壮,败壁不涂墁。
孤身客东都,转食诸公馆。

200 《六月初八义荣司谏自福庆山见过奉陪游四岩以》 宋·郑刚中

穷巷绝与马,衡门翳蒿莱。
烦公赤墀步,踏我幽径苔。
念旧昔云有,此道今微哉。
俗薄风义重,稍压万古回。

* 关于岖的诗词 描写岖的诗词 带有岖的诗词 包含岖的古诗词[宋代](3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