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岭畔的诗词(90首)

41 《踏莎行(为朱漕寿)》 宋·张孝祥

桂岭南边,湘江东畔。
三年两见生申旦。
知君心地与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换。
趁此秋风,乘槎霄汉。
看看黄纸书来唤。
但令丹鼎汞频添,莫辞酒盏春无算。

42 《水调歌头(奉陪永康白使君游青城再次韵)》 宋·京镗

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
千岩万壑奇秀,禽鸟寂无声。
好是群贤四集,同访宝仙九室,中有玉京城。
眼底尘嚣远,胸次利名轻。

43 《水调歌头(喜归)》 宋·刘克庄

遣作岭头使,似戍玉门关。
来时送者,举酒珍重祝身安。
街畔小儿拍笑,马上是翁矍铄,头与璧俱还。
何处得仙诀,发白颊犹丹。

44 《齐天乐(西湖十咏·南屏晚钟)》 宋·陈允平

赤阑桥畔斜阳外,临江暮山凝紫。
戏鼓才停,渔榔乍歇,一片芙蓉秋水。
余霞散绮。
正银钥停关,画般催舣。

宋词精选女子追求爱情

45 《南楼令》 宋·张炎

云冷未全开。
檐冰雨冱苔。
入花根、暖意先回。
一夜绿房迎晓白,空忆遍、岭头梅。
如幻旧情怀。
寻春上吹台。
正泥深、十二香街。
且问谢家池畔草,春必定、几时来。

闲雅生活

46 《鹧鸪天(绕花台)》 宋·何澹

庾岭移来傍桂业。
绕花安敢望凌风。
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
冰照座,玉横空。
雪花零落暗香中。
有人醉倚阑干畔,付与江南老画工。

47 《木兰花慢》 宋·岳珂

试晨妆淡伫,正疏雨、过含草。
早巧额回春,岭云护雪,十里清香。
何人剪冰缀玉,仗化工、施巧付东皇。
瘦尽绮窗寒魄,凄凉画角斜阳。

48 《洞仙歌·津亭回首》 清·朱彝尊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49 《清平乐 赠许幻园》 近代·弘一

城南小住。
情适闲居赋。
文采风流合倾慕。
闭户著书自足。
阳春常驻山家。
金樽酒进胡麻。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50 《题蔡挥使所藏林良双鹊》 明·程敏政

老木长梢半空起,影落君家素屏里。
枝间双鹊不飞去,似向高堂报君喜。
凉风晓入庭户清,主人坐对宛有情。
眼前岂独惜珍羽,耳畔忽疑闻好声。

51 《雪后游琅玡山与韦骧联句》 宋·刁绎

南溪约幽寻,西岭极遐观。
初阳色朦胧,残雪光汗漫。
相望楼殿间,宛在云霄半。
泉声减琤淙,山势欲飞竄。

52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53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刘起

琼台东畔石桥西,三径无尘古木垂。
囊里歌编君相赐,腹中珠穴老庄知。
风回蕙帐过猿岭,月上茅堂透鸟枝。
万载圣朝高士传,何人更得效依稀。

54 《维摩居士示疾毗耶离城》 宋·释道济

元是黄梅旧日僧,事师年老气弥增。
翻身颺下栽松钁,转步来分照世灯。
皮袋假於溪畔女,衣盂付与岭南能。
佳声籍籍能长久,雨过淮山碧万层。

55 《长生桧》 宋·苏绅

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
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
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
像室雾昏灯焰小,石楼风度磐声长。
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
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

56 《泊吴江寄僧》 宋·孙大雅

松陵桥畔太湖前,斜日青枫系客船。
引颈数看花鸭乱,含情深愧白鸥贤。
千镫庾岭传无尽,一宿曹溪觉有缘。
稍待月明风细细,卧吹箫管学坡仙。

57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 宋·吴中复

实界嵚岑路入云,闰余三月属芳辰。
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
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
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58 《游梅山寺》 宋·杨侃

出郭尘路断,登舟鹫岭通。
楼台花屿上,钟梵水天中。
石磴班春藓,松门韵晚风。
蒪丝惹轻楫,云锦散遥空。
竹迳连茶坞,山亭对药丛。
却输湖畔叟,朝夕访支公。

59 《玉山》 宋·杨雯

霞衣玉佩去飘飘,控鹤仙人不可招。
难信岭头顽石畔,分明有路入青霄。

60 《古意二首》 明·胡安

濛濛云畔月,离离雨底花。
花发雨偏妒,云过月倍华。
盛衰如行迹,往来何足嗟。
世无园绮徒,遂觉商岭赊。

* 关于岭畔的诗词 描写岭畔的诗词 带有岭畔的诗词 包含岭畔的古诗词(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