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峙的诗词(413首)

21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唐·柳宗元

方城临临,王卒之。
匪徼匪竞,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余仁。
踣彼艰顽,柔惠是驯。

22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唐·柳宗元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
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
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23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唐·刘禹锡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
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
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24 《刘郎浦口号》 唐·吕温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心。

25 《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贞元壬申岁,特诏城之)》 唐·白居易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
蕃东节度钵阐布,忽见新城当要路。
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26 《初入峡有感》 唐·白居易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
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
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27 《东高峰(一作东峰亭)》 唐·鲍溶

东亭最高,春树绕山腰。
画里青鸾客,云中碧玉箫。
秋风若西望,为我一长谣。

应制诗赞美

28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29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 唐·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
上以生神仙,次云立仁义。
玄机一以发,五贼纷然起。
结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咏物梅花

30 《太湖诗·上真观》 唐·皮日休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
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
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
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31 《登庐山》 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32 《登庐山》 唐·唐彦谦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泰华根同,嵩衡脉共联。
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33 《祝风三十二韵》 唐·吴融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

34 《咏山》 唐·刘斌

灵山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
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
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35 《题西林寺水阁》 唐·伍乔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山云间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
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感伤怀念

36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唐·陈陶

百六承尧绪,艰难土运昌。
太虚横彗孛,中野斗豺狼。
帝曰更吾嗣,时哉忆圣唐。
英星垂将校,神岳诞忠良。

37 《题吉州龙溪》 唐·何敬

龙溪之山秀而,龙溪之水清无底。
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濛溢清泚。
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仿佛直与桃源通。

38 《中秋夜泊武昌》 唐·刘淑柔

两城相对,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39 《听尹炼师弹琴》 唐·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40 《题莫公台》 唐·杜光庭

奇绝巍台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
路通霄汉云迷晚,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

* 关于峙的诗词 描写峙的诗词 带有峙的诗词 包含峙的古诗词(4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