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的诗词[唐代](859首)

21 《夏日谒智远禅》 唐·孟郊

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22 《夏日谒智远禅》 唐·孟郊

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23 《赠道士宜(一作赠广宣)》 唐·张籍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坐竹边。

24 《赠稚禅》 唐·卢仝

春风满禅院,独坐南轩。
万化见中尽,始觉静性尊。
我来契平生,目击道自存。
不动游,游此无迹门。

25 《赠卢沙弥小》 唐·姚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26 《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诗》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寻访写人

27 《题雪窦禅壁(一作赠雪窦峰禅)》 唐·方干

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
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
猎者闻疏磬,知入定回。

28 《题天柱观鱼尊旧院》 唐·方干

早识吾频到此,芝童药犬亦相迎。
一去无来日,花洞石坛空月明。

29 《送z6光大以草书应制)》 唐·罗隐

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30 《寄青城山颢禅》 唐·崔涂

怀不可攀,往杳冥间。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
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写人赞美

31 《送赞律归嵩山》 唐·清江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送别写人

32 《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归林屋洞》 唐·皎然

名山洞府到金庭,三十六洞称最灵。
不有古仙启其秘,今日安知灵宝经。
中山炼栖白云,道成仙秩号元君。

33 《z6光大草书歌》 唐·贯休

雪压千峰横枕上,穷困虽多还激壮。
逸迹两相宜,高適歌行李白诗。
海上惊驱山猛烧,吹断狂烟著沙草。

34 《钵塔院如大》 唐·白居易

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
年,每岁于处授八关戒者九度。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35 《为赵法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唐·李隆基

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36 《军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唐·李峤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37 《奉和御制旋喜捷》 唐·裴漼

殊类骄无长,王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38 《故太子太徐公挽歌四首》 唐·王维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
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
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39 《赠东岳焦炼》 唐·王维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40 《题神力院》 唐·李颀

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 关于师的诗词 描写师的诗词 带有师的诗词 包含师的古诗词[唐代](8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