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民的诗词[宋代](484首)

201 《龙箕一首》 宋·梅尧臣

龙箕在天,莫不孕灵,我公生之。
既生既德,曾谁与京。

202 《十六日会灵火》 宋·梅尧臣

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
天圣七年六月尾,玉清始灾坛宇空。
于今二十有五载,上元後夜星轸中。
乃闻会灵五殿火,丹焰彻天明月红。

203 《送李殿丞通判蜀州》 宋·梅尧臣

尝闻蜀国海棠盛,因送李侯宜有诗。
日爱西湖照空锦,醉看春雨洗燕脂。
郡无公事中园乐,民喜群邀匝树窥。
望帝乌啼空有血,相如人恨不同时。
最鲜深浅非有染,解赋才华未得知。
闻说赵昌今已老,试教图画两三枝。

204 《十二月十六日立春》 宋·晁说之

今年立春常年殊,要乘生气克胡雏。
铁骑一岁再渡河,青帝宁不行天诛。
相公庙略托诸天,亚辅割地甘丘墟。
天穷地蹙否极泰,王城门开阳光舒。
天子当阳朝万国,不击土牛击群狐。
青青原野无横歛,四民安乐祖宗初。

205 《对雪》 宋·王禹偁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206 《对雪示嘉佑》 宋·王禹偁

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头。
峰峦草树六百里,饥鼯冻鸟声啾啾。
山城穷陋无妓乐,何以销得骚人愁。
抱瓶自泻不待劝,乘兴一引连十瓯。

207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208 《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宋·王禹偁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蒨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209 《送陈侯之任同州》 宋·王禹偁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
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
太师忠顺公,没世有余休。
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

210 《怀贤诗之桑魏公》 宋·王禹偁

魏公王佐才,独力远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211 《和杨遂贺雨》 宋·王禹偁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
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
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复如焚。

212 《赠采访使合门穆舍人》 宋·王禹偁

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
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
旌旆虽假适,江山是胜游。
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

213 《读史》 宋·刘克庄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

214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 宋·刘克庄

不比尧夫新悦泽,依然迂叟旧清羸。
末年先帝攀髯恨,几处遗民随泪碑。
上自易名真独断,史当立传要雄辞。
道山堂上分襟句,岂料今为绝笔诗。

215 《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 宋·刘克庄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相国若询周柱史,为言健似出关时。

216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宋·刘克庄

十行礼仲归荷橐,五朵云飞堕草庐。
西北战尘锋锐甚,东南民力磬悬如。
帝开宣室初前席,公忆康山旧读书。
问讯少君无恙否,衰残久不奉双鱼。

217 《送仲晦国录赴康州二首》 宋·刘克庄

帝重南邦妙选抡,徐卿又驾两朱轮。
龙潜不付茧丝手,蜑俗争看玉雪人。
五瘴下车如痛痒,二麾负郭尚清贫。
吾评此去今萧汲,惜不居中牧远民。

218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 宋·刘克庄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219 《元日七言二首》 宋·刘克庄

久辞两禁归民伍,遥想群仙谒帝居。
少有人临雀罗者,未知谁饮兽樽欤。
向来不晓京房易,老去粗通氾胜书。
懊恼西畴春事动,渐难为国荷犂锄。

220 《饯潘使君二首》 宋·刘克庄

一念拳拳帝所临,士民皆谅使君心。
随车雨每孚精祷,下濑船多出俸金。
两载公真茹檗苦,百年人尚爱棠阴。
从今紧闭袁家户,庭雪平腰径草深。

* 关于帝民的诗词 描写帝民的诗词 带有帝民的诗词 包含帝民的古诗词[宋代](4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