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者的诗词(640首)

61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 宋·白玉蟾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62 《勉学者》 宋·郑獬

绕座群书如累玉,夜灯忘睡昼忘饥。
文章须用圣贤断,议论要通今古疑。
孟子岂无仁义国,荀卿犹作帝王师。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63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帝连江淮至秋暴雨水》 宋·姜特立

去年数州旱,秋雨漂民庐。
今年复春霖,赤子忧为鱼。
不见日月旋,但见霰雪俱。
处者绝营为,出者困泥涂。

64 《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 宋·杨冠卿

天骄饱肉气勇决,忆昨弯弧射汉月。
玉关保障烽燧惊,豺狼塞路人踪绝。
将军方著从事衫,指挥义士征河南。
设奇间道依嵩谷,百战崎岖不解骖。

65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宋·赵蕃

不减浣花头,仍兼事事幽。
浑忘帝城札,好在竹林游。
有意求如愿,无机防海鸥。
秋凉入吾树,旧读定能搜。

66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 宋·叶适

幽花表穷腊,病叟行村墟。
所欣一蕊吐,安得百万株。
上下三塘间,萦带十里余。
荒茨各尊贵,野径争扶疎。

67 《太宗皇帝南牙谢熊白状赞》 宋·岳珂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緼,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68 《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宋·岳珂

古者赋诗,惟以言志。
或陈卒章,或摭首意。
惟圣秉籙,启于多艰。
北乡之悲,銮舆未还。

69 《七夕郑文振席上姬有楚云者为作三弄》 宋·方岳

帝子经年别,秋风远客情。
断云含宿雨,古木落寒声。
河汉低逾润,江潮夜未平。
巫云莫吹笛,吾意正凄清。

70 《隋炀帝》 宋·卫宗武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榻木换舟},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71 《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 宋·黎廷瑞

赤龙推车出暘谷,欲将烛光烧却珊瑚屋。
黑龙奋怒起天池,欲倒海水浸却扶桑枝。
黔黎代为黑龙诉,帝命赤龙且回驭。
已欣膏泽沃焦尘,复畏连阴起寒雾。

72 《沿檄如蒲圻讯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诗悯之》 宋·王炎

三代日方中,为民破重昏。
既蚀复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礼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饮燕用觥筹,荐享羞羔豚。

73 《春从天上来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 也,姿淑》 元·王恽

御。
事金宣宗天与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
明年壬辰,鉴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
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也。

74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 宋·许月卿

紫阳儒者侣,恨不与同时。
指示四书要,躬亲百世师。
钦崇道克业,怀保诰宽慈。
玉殿凄凉处,瑶题尚启敷。

75 《苏东坡西山诗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览怆然》 宋·陈杰

槛外春江如醱醅,槛前松株逐番栽。
西门巡得陶氏柳,西岭并无坡老梅。
惟余荒磎入烟雾,曾载辙迹行崔嵬。
洼樽其多一卷石,清风千丈严濑台。

76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二曰空服》 宋·方回

金英足可换君骨,绿醑宁当腐我肠。
空服九华无九酝,帝乡何似醉为乡。

77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冯豹》 宋·林同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
子职竟何是,终求慰母心。

78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田叔》 宋·林同

勿以梁事问,将遗太后忧。
若非叔长者,谁为帝忠谋。

79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仲长统》 宋·林同

羡入帝王门,扬名与立身。
何如养亲膳,每日得兼珍。

80 《送蕴欢禅者西上》 宋·释重顯

金阙路曾遥,行行值开泰。
石房云未闲,杳杳若相待。
高踪逾履冰,何人不倾盖。
早晚承帝恩,再卜林泉会。

* 关于帝者的诗词 描写帝者的诗词 带有帝者的诗词 包含帝者的古诗词(6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