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半的诗词(1900首)

961 《和衍公约看杏花韵》 明·童冀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962 《赋得剑并送汤宪副》 明·童珮

宝剑曾留此,千年尚有名。
星辰片云识,风雨半江生。
炼想古人迹,功知烈士成。
张华在当路,宁使久延平。

963 《为宣指挥题枯木竹石》 明·王绂

修竹娟娟净如洗,古木槎牙半空倚。
莫嫌怪石长苍苔,当年曾中将军矢。
将军年少多奇勋,平生意气凌秋云。
他时太史书勋业,汗简须当用此君。

964 《北上吕城阻坝别亲》 明·王衡

苏苏寒雨滴平川,共话行期笑屡迁。
宿草故含河畔色,新炊半见客中烟。
隔江鸿雁如兄弟,明月天涯是去年。
匹马夕阳缘底事,梅花零落野塘边。

965 《长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966 《西峰》 明·王履

渭水载残日,金蛇烂西游。
分光到岩阿,我我岩之幽。
平田豁万里,紫烟日边浮。
参差野人居,明灭芦花洲。

967 《曲江池醉歌赠长安诸公》 明·王廷相

长安诸公虎凤客,曲江宴我春微茫。
江边草没古皇迹,塔前云散千佛光。
人豪意远词锦鲜,尚书御史纷琼筵。
邺中文学不足数,洛下风流漫自贤。

968 《雨雪曲》 明·王野

大漠雪漫漫,胡风入箭瘢。
平明没马足,半夜折旌竿。
声叠鼓鼙暗,光添剑戟寒。
铁衣三十万,谁不忆长安。

969 《己酉练圻寓舍咏雪》 明·王彝

青龙己酉丰稔叶,岁星一终旬日浃。
天容黄黄风氵疌々正好,云同八表不见叶。
漏促辰酉日车跲,目眩空花气屡慑。
冻指欲堕数蓂荚,股栗匪由冰上踏。

970 《露筋娘子诗(并序)》 明·王彝

淮城小如盖,僻在湖草边。
萧条城下路,昔有两婵娟。
秋姿艳明月,相携良可怜。
小姑泣向嫂,薄暮惨墟烟。

971 《寄王宗贯冢宰》 明·王越

谪居古郢两年多,往事伤心可奈何。
正是贾生方忌器,不知曾母已投梭。
闰年我值黄杨厄,下里谁听《白雪》歌。
寄与同年老冢宰,平生才气半消磨。

972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明·魏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973 《建德县三十韵》 明·魏观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
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
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

974 《次韵秋怀》 明·文谦

命晋昔闻千矢赐,拜韩今见一军惊。
地连赤县城中阻,水入黄河总未清。
几茎素发殊方病,半幅乡书故国情。
洛下伤时同贾谊,西都卖卜似君平。

975 《丙辰岁除》 明·文徵明

二十七年成抵用,半供忙走半闲过。
挑灯又守今番岁,对酒愁听去日歌。
平世及知更事少,穷身惟恐受恩多。
尽情试检床头历,奈尔匆匆此夜何。

976 《哀孙炎》 明·夏煜

垂老戎马间,相知复何有。
幼与孙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诗,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977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明·徐勃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978 《湖干曝日》 明·杨承鲲

阁外柳条长,平湖半夕阳。
雪消沙草绿,春动水烟黄。
老渐思丘壑,贫犹典枌骦。
理生无远计,曝背近东墙。

979 《梦还仙都幽踪宛若闲房寂然独贮玉砚有识书名》 明·杨宛

怨梦因无好梦成,昨宵忽得快平生。
数间矮屋浮云外,几曲澄溪待月明。
惊见道书新着蠹,怜余半砚旧题名。
文心一缕三生业,只恨清愁搅墨兵。

980 《春日》 明·姚旅

为怜春欲尽,临水赛琵琶。
罗袂萦垂柳,空舟载落花。
尊欹眠绿草,日下半平沙。
各抱幽情去,争桥回狭斜。

* 关于平半的诗词 描写平半的诗词 带有平半的诗词 包含平半的古诗词(19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