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平的诗词(2709首)

981 《清平乐·阵鸿惊处》 宋·连久道

阵鸿惊处。
一网沉江渚。
落叶乱风和细雨。
拨棹不如归去。

芦花轻泛微澜。
蓬窗独自清闲。
一觉游仙好梦,任它竹冷松寒。

982 《清平乐·数声乌鹊》 宋·俞国宝

数声乌鹊。
院宇寒萧索。
杨柳梢头秋过却。
无叶可供风落。

可人犹有芙蕖。
向人冷澹妆梳。
云外征鸿过尽,夕阳依旧平芜。

983 《送倪平仲高士归天台》 宋·林表民

绿章封事步虚仙,来自东皇太乙边。
满袖明珠出光怪,又随溪月上归船。

984 《送倪平仲高士归天台》 宋·林表民

桐柏山高空翠寒,夜深星斗近仙坛。
下宫银瀑三千丈,付与诗人雨后看。

985 《清平乐·东风无用》 宋·李从周

东风无用。
吹得愁眉重。
有意迎春无意送。
门外湿云如梦。

韶光九十慳慳。
俊游回首关山。
燕子可怜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986 《题资福院平绿轩》 宋·曾揆

终日劳劳雁鹜行,偶然来访赞公房。
扶疏草木四围合,萦绕溪流一带长。
倚槛岂能成杰句,把杯多是说名方。
问师乞取安心法,宴坐蒲团对佛香。

987 《平山堂》 宋·杜东

平山堂下水云重,孤笛凄凉淡月中。
不见龙蛇飞素壁,只科狐兔戍离宫。
仙翁已逐风流尽,世事俱随梦幻空。
广武无人同此意,慨然上月泪临风。

988 《使闽过延平》 宋·刘震孙

川媚山辉宝气钟,尊尧而后几儒宗。
往来但指龙津说,不道人中自有龙。

989 《清平乐·凤双鸾偶》 宋·许棐

风双鸾偶。
天上人间有。
檐玉无声花影瘦。
夜浅春浓时候。

别来几度寒宵。
六桥风月迢迢。
灯下有谁相伴,一红湿鲛绡。

990 《蓦山溪·潮平风稳》 宋·洪瑹

潮平风稳,行色催津鼓。
回首望重城,但满眼、红云紫雾。
分香解佩,空记小楼东,银烛暗,绣帘垂,昵昵凭肩语。
关山千里,垂柳河桥路。

991 《四字令/醉太平》 宋·李彭老

兰汤晚凉。
鸾钗半妆。
红巾腻雪初香。
擘莲房赌双。

罗纨素榼。
冰壶露床。
月移花影西厢。
数流萤过墙。

992 《清平乐·风消云缕》 宋·施乘之

风消云缕。
一碧无今古。
欲坏上元天不许。
晴了晚来些雨。
莫言冷落山家。
山翁本厌繁华。
试问莲灯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993 《和太傅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 宋·文及翁

身游廊庙意山林,六出花开一寸心。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

994 《北平家传成》 宋·马廷鸾

三百年间事屡危,降之人杰岂中衰。
巍巍祖烈将千岁,赫赫元功彼一时。
起义堂碑云汉丽,凌烟阁像日星垂。
藏山自篡前朝史,付与云礽百代知。

995 《北平家传成》 宋·马廷鸾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
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
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
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996 《清平乐·曳云摇玉》 宋·程武

曳云摇玉。
裙蹙秋绡幅。
学得琵琶依约熟。
贪按雁沙新曲。

曲终满院春闲。
清颦移上眉山。
心事怕人猜破,折花背插云鬟。

997 《湖山十景·平湖秋月》 宋·王洧

万顷寒光一席铺,冰轮行处片云无。
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998 《清平乐·铿金戛玉》 宋·刘埙

铿金戛玉。
弹就神仙曲。
铁拨鶤弦清更熟。
新腔浑胜俗。

教坊尽道名师。
声华都处俱知。
指日内前宣唤,云韶独步丹墀。

999 《泊平望吊玄真子》 宋·孙锐

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
古今绝胜天下景,多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清名垂载籍。
遗基废井虽不存,依旧湖光接天碧。

1000 《四景图·平湖秋月》 宋·孙锐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 关于平平的诗词 描写平平的诗词 带有平平的诗词 包含平平的古诗词(2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