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的诗词(2709首)

721 《和李艮翁延山泉韵》 宋·陈宓

忆在延郡,疑观夔府泉。
分为万家泽,来自九天边。
派别知何日,源深不计年。
千筒如此栉,叠节似联鞭。

722 《题延李氏宅》 宋·陈宓

李氏庐,仙翁扁盘谷。
虚堂纳水石,兰萱和修竹。
距城才咫尺,作吏愧真俗。
年馀始一到,赖有客如玉。

723 《风雨涨檐溜忆东以疾不往》 宋·陈宓

不到东夏又秋,闲居身尚不吾由。
可怜岩上千寻瀑,不似檐前一派流。

724 《送延二堂长》 宋·陈宓

学术号渊源,端的名师四代传。
连岁朋来多秀士,一朝归去两高贤。
休言道统追千载,但淑人心直几钱。
见说新侯真好学,弓旌不日定招延。

725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远》 宋·陈文蔚

有客有客心地闲,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726 《旧里火后多有筑宅有太客户也》 宋·戴表元

人说离乡贱,归乡更莫论。
许询家莫干,杜甫客东屯。
废井微踪出,新邻杂语喧。
生江海意,岁晚白榆村。

727 《黎州山下有坡曰响地黎州自孙兴公经始至今》 宋·戴表元

苍茫一片莓苔地,随意触来还有声。
定是战坑余箭戟,不然琴屋贮瓶罂。
名真过客多能记,迹古居人不敢耕。
孙叟有灵应索笑,赋成留比试鏦铮。

728 《太师章乔文惠公挽歌词三首》 宋·杜范

奕世诸贤辅,清朝得老成。
谏兵秦蹇叔,忧国汉萧生。
更化人皆仰,调元位独亨。
天迟诸葛死,尚欲致升

729 《送杜景齐归阳二首》 宋·方回

君住阳县,无家不读书。
计偕今已废,师授未应疏。
兵革崩腾后,衣冠丧荡余。
别怀似难写,吾道竟何如。

730 《过临二首》 宋·方回

山下泛归船,何必荷花五月天。
记取五更霜□□,□芳桥买小鱼鲜。

731 《过临二首》 宋·方回

行在名存一梦惺,西湖路近六长亭。
陈桥驿与临镇,兴废何人了汗青。

732 《题东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 宋·方回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无李白。

733 《过临镇》 宋·方回

楼船载甲晓闻钲,知是何营将校行。
百五十年兴废事,韩家军马战临

734 《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江李使君信之久藏》 宋·方回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
韩为夷颂范为写,三绝谁为什袭珍。

735 《五月十二日晚登云亭得字齐字》 宋·郭印

磴道穿乔木,危亭喜杖藜。
郊原春树暗,井邑暮烟低。
日没牛羊下,山空鸟雀啼。
超然尘世外,身与白云齐。

736 《九月二十日率赵彥和王叔刘谊夫游栖岩寺彥》 宋·郭印

少时苦爱山,藜杖春复秋。
峰峦如佳人,一顾销百忧。
野性不受羁,思与麋鹿游。
失脚名宦场,冠缨络人头。

737 《遂宁县道中路日炽》 宋·郭印

赤日射地,青天卷片云。
汗流疑是浴,气烈正如焚。
食鼎荷汤镬,舆衣蒙火裙。
幸哉无内热,不使躁为君。

738 《戊申春登山谷林二堂时茂世应时同行追录之》 宋·李处权

已过山又谷林,登高能赋兴何深。
群峰雪后皆浮玉,万竹风前亦碎金。
尚喜日闻黄屋信,可堪时动白头吟。
载游不为壶觞事,攜取君家绿绮琴。

739 阳民杜裕民因买薪得紫石于薪中石有黝理自》 宋·李复

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
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
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74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郭原》 宋·林同

忍向父母墓,前头裸袒耕。
农时每束带,犹自泣原

* 关于平的诗词 描写平的诗词 带有平的诗词 包含平的古诗词(2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