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声的诗词[唐代](200首)

21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 唐·王维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22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咏物柳树

23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者禅师隐居》 唐·刘长卿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24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 唐·刘长卿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
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
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
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地方写景怀古抒情感慨爱国

25 《送杜越江佐觐省往新安江》 唐·刘长卿

去帆楚天外,望远愁复积。
想见新安江,扁舟一行客。
清流数千丈,底下看白石。
色混元气深,波连洞庭碧。

26 《古蛾眉怨》 唐·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宫中彩女夜无事,学凤吹箫弄清越。

乐府神话抒情

27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28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29 《赠崔司户文昆季》 唐·李白

双珠出海底,俱是连城珍。
明月两特达,馀辉傍照人。
英声振名都,高价动殊邻。
岂伊箕山故,特以风期亲。

30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唐·李白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31 《题宛溪馆》 唐·李白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32 《赠王侍御》 唐·韦应物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
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爱国

33 《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唐·岑参

罗敷昔时秦氏女,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水声还似旧来时。

34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唐·岑参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35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唐·岑参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36 《送卢郎中除杭州赴任》 唐·岑参

罢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
海云迎过楚,江月引归吴。
城底涛声震,楼端蜃气孤。
千家窥驿舫,五马饮春湖。
柳色供诗用,莺声送酒须。
知君望乡处,枉道上姑苏。

37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38 《补乐歌十首·六英》 唐·元结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
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乐府冬天战争

39 《补乐歌十首·六英》 唐·元结

(《六英》,高辛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帝喾能总
六合之英华。
凡二章,章六句)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40 《夜宴石鱼湖作》 唐·元结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 关于底声的诗词 描写底声的诗词 带有底声的诗词 包含底声的古诗词[唐代](2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