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水的诗词(1146首)

781 《次韵周德友运干》 宋·周必大

曾见麻姑过蔡经,却陪王导宴新亭。
博文正自鄙木强,操论未应谈竹形。
入幕久依池水绿,读书行照杖藜青。
箧中知有还丹在,不用临溪怜鬓星。

782 《某昨蒙宝文待制辄送扬州红都胜欲占小诗叙谢》 宋·周必大

红药何年有,繁花扫地无。
风光分谢砌,根拨记江都。
两两丹山凤,炎炎赤水珠。
春衫谁氏女,比并强施朱。

783 《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宋·洪咨夔

办得萧萧水竹居,闭门足了一生娱。
坐忘老子慵开眼,强聒痴儿任挽须。

784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宋·洪咨夔

霜晓沧江路,梅花对此君。
清明涵止水,变灭送浮云。
论事强人意,挥毫张我军。
雍公衣钵在,好策后来勋。

785 《度剑有日高永康以诗送行次韵》 宋·洪咨夔

紫岩护川陕,号令贼胆寒。
客有屏山刘,万甲胸中蟠。
石湖牧参井,遨头黄金鞍。
亦有山阴陆,春风迸诗肝。

786 《送丘都承》 宋·洪咨夔

艺祖立鳌极,腹心赵书记。
披图指幽燕,翰死谁可继。
异时拾空城,中国坐自弊。
伊吾纷抵掌,须作根本计。

787 《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 宋·洪咨夔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
中间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788 《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
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

789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宋·白玉蟾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记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790 《送任山归河东》 宋·蔡襄

风俗忧思深,在昔言汾绛。
之人隐其间,白首甘陋巷。
毕力事诗书,岂特专记诵。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791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宋·蔡襄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
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
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

792 《亲祀南郊诗》 宋·蔡襄

天畀元统,赤运开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饵系戎胡,包束戈矢。

793 《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 宋·蔡襄

汝水闽山道路长,行邮时复寄新章。
谏垣笑别三年近,病枕魂飞万里强。
烈火未应焚玉石,埋轮曾是问豺狼。
主恩未报头生白,羞见龙泉百鍊钢。

794 《酂阳行》 宋·蔡襄

春秋书大水,灾患古所评。
去年积行潦,田亩鱼蛙生。
今岁谷翔贵,鼎饪无以烹。
继亦掇原野,草莱不得萌。

795 《安乐窝中吟》 宋·邵雍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
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
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796 《十四日留题福昌县宇之车轩》 宋·邵雍

洛川秋入景尤佳,微雨初过径路斜。
水竹洞中藏县宇,烟岚坞里住人家。
霜馀红间千重叶,天外晴排数缕霞。
溪浅溪深清潋滟,峰高峰下碧查牙。

797 《川上南望伊川》 宋·邵雍

山留禹凿门,川阁尧水痕。
古人不复见,古迹尚或存。
岁月易凋谢,善恶难湮沦。
无作近名事,强邀世俗尊。

798 《竹庭睡起》 宋·邵雍

竹庭睡起闲隐几,悠悠夏日光景长。
鸎方引雏教嫩舌,杳正垂实装轻黄。
雨滴幽梦时断续,风翻远思还飞扬。
小渠弄水绿阴密,回首又且数日强。

799 《燕堂即事》 宋·邵雍

川上数峰青,林间一水明。
闲云无定体,幽鸟不知名。
游侣既非约,归期莫计程。
锱铢人世事,休强作威狞。

800 《拟咏怀诗 三》 南北朝·庾信

俎豆非所习。
帷幄复无谋。
不言班定远。
应为万里侯。
燕客思辽水。
秦人望陇头。
倡家遭强娉。
质子值仍留。
自怜才智尽。
空伤年鬓秋。

* 关于强水的诗词 描写强水的诗词 带有强水的诗词 包含强水的古诗词(1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