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念的诗词(757首)

121 《一》 宋·刘克庄

才萌帝已临,岂容纖芥自欺心。
夜犹养气操存熟,晨偶科头警惧深。
跌宕少曾希管葛,敛藏晚欲学柴参。
小窗稍觉春宵冷,自设篝炉置楮衾。

122 《次韵子中兄相迎诗中有奠松楸之语追别后□》 宋·周必大

浙水秦淮度十霜,官清谁薄简编香。
春来怪底鸟乌乐,归去喜同灯烛光。
身近广寒犹内热,手遮赫日却心凉。
只愁初踏江边路,封土累然似斧堂。

123 《高沙曾良臣筑思以亲傍辟书阁肖杨诚斋及予》 宋·周必大

德行渊骞,曾参曷遗。
盖生也后,其年可推。
遥遥华胄,古今与稽。
诚斋则贤,我愧思齐。

124 《客有至自京师言诸公春间多会于元伯园池因》 宋·蔡襄

绿渠春水走潺湲,画阁嵩峦映碧鲜。
酒令已行金盏侧,乐声初急翠裙圆。
清游胜事传京下,多丽新词到海边。
曾是樽前沈醉客,天涯回望重依然。

125 《夜行潭溪上仲原致中乔年茂元伯达皆有入山》 宋·刘子翚

长夏不见雨,袢暑故相病。
及兹颢气回,一夕飞洒并。
揽衣步新凉,宇宙涵清润。
月离南山高,水循双涧静。

126 《湘月/奴娇》 宋·张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数笔横塘秋意。
岸觜冲波,篱根受叶,野径通村市。

127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西州怆然有》 明·刘基

巫闾析木天空阔,桐柏终南水乱流。
邑里萧条无吠狗,田畴芜秽少耕牛。
萋萋蔓草随人远,淡淡残阳向客留。
迟莫飘零偏感旧,几回垂泪睇神州。
¤

128 《奉圣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宋·吴则礼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根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

129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宋·郑刚中

四皓已闲犹管事,留侯事了始求仙。
仙人石上出一手,寓意后人非偶然。

130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宋·郑刚中

且说高王宽法律,从他汉武好神仙。
关中脱使闹如鼎,自屏山樊能安然。

131 《知识相问多以封川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退》 宋·郑刚中

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
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川在炎方,更过郴几程。
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132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 宋·李弥逊

病逢木上坐,携我曲栏行。
远水兼潮阔,层山带角横。
秋随北雁到,愁向暮蛩生。
正怯骚人句,诗坛莫浪盟。

133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 宋·李石

秋夏之交天雨水,水来不少热更多。
火光焰焰毒人肺,不惜一湿倾天河。

134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 宋·李石

淫雨不止已及月,扊扅供釁无宿烟。
池蛙齐声振鼓吹,苔藓一色堆金钱。

135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 宋·李石

人道西山有龙穴,雷霆动江二水深。
龙仙且莫坏我堰,我堰一决人陆沉。

136 《大雨水忧三堰决坏且吾挺之在病无与共此忧》 宋·李石

君今已作十日病,我去颇觉三秋迟。
俸钱不来水破灶,君自不饱我忍饥。

137 奴娇·夕阳底尽》 宋·赵长卿

夕阳底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
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
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
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

138 欲春游春既莫矣而在伯微恙不近杯勺作小诗》 宋·赵蕃

屡有一杯约,况今三月来。
属君繙药裹,而我欠诗材。
楚塞稀红蕊,僧坊剩绿苔。
几时能出郭,分韵与徘徊。

139 《正月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兹客馆苏税院》 宋·程公许

意不求全那得毁,本来知足岂须多。
世途何处乘险峰,古井如今已不波。
缘督更须师漆吏,乞墦中使愧邹轲。
君看野马难羁束,宁羡天街想玉珂。

140 《正月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兹客馆苏税院》 宋·程公许

寄包古刹客过门,煨芋残炉晚未温。
万里风尘迷远望,三峰文献接诸孙。
湖山春动饶佳趣,杖履时来共至言。
一笔老仙堤柳畔,人间谁怨复谁恩。

* 关于念的诗词 描写念的诗词 带有念的诗词 包含念的古诗词(7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