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此地的诗词[唐代](336首)

41 《和武相锦楼玩月得浓字(时为西川营田副使)》 唐·柳公绰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浅,遥辨雪山重。
万井金花肃,千林玉露浓。
不唯楼上思,飞盖亦陪从。

42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唐·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忧国忧民

43 《杂曲歌辞·长相思》 唐·苏颋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东望龙门北朝市。
杨柳青青宛地垂,桃红李白花参差。
花参差,柳堪结,此时忆君心断绝。

44 《巫山高》 唐·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氛。
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45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 唐·张九龄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
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
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
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唐诗三百首春节羁旅思乡

46 《长相思》 唐·苏颋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杨柳青青宛地垂,桃红李白花参差。
花参差,柳堪结,此时忆君心断绝。

悼念

47 《山中贻崔六琪华》 唐·储光羲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

48 《贻余处士》 唐·储光羲

故园至新浦,遥复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欢,舟人亦相喜。

49 《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 唐·李白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
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
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50 《避地司空原言怀》 唐·李白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
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
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

51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 唐·岑参

骤雨鸣淅沥,飕飗谿谷寒。
碧潭千馀尺,下见蛟龙蟠。
石门吞众流,绝岸呀层峦。
幽趣倏万变,奇观非一端。

52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唐·李嘉祐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53 《述怀一首(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54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唐·钱起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55 《题精舍寺》 唐·钱起

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
房房占山色,处处分泉声。
诗思竹间得,道心松下生。
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

56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唐·戴叔伦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57 《润州送友人》 唐·崔峒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

58 《南中书来》 唐·刘禹锡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59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唐·孟郊

欲知惜别离,泻水还清池。
此地有君子,芳兰步葳蕤。
手掇杂英珮,意摇春夜思。
莫作绕山云,循环无定期。

60 《霅溪西亭晚望(一作霅溪远望)》 唐·张籍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

* 关于思此地的诗词 描写思此地的诗词 带有思此地的诗词 包含思此地的古诗词[唐代](3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