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声的诗词[宋代](830首)

161 《一萼红(夜闻南妇哭北夫)》 宋·刘天迪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162 《春从天上来(武昌秋夜)》 宋·周伯阳

浩荡青冥。
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163 《春从天上来(武昌秋夜)》 宋·周伯阳

浩荡青冥。
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
鼓角悲健,秋入重城。
仿佛石上三生。

164 《庆州败》 宋·苏舜钦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赏花

165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端午节风俗怀古

166 《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 宋·佚名

霜风渐紧寒侵被。
听孤雁、声嘹唳。
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
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婉约写鸟抒情思乡

167 《龙井题名记》 宋·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
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月夜写景访友

168 《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 宋·梅尧臣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169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宋·梅尧臣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170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 宋·杨万里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171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172 《玉蝴蝶 离情》 宋·张玉娘

极目天空树远,春山蹙损,倚遍雕阑。
翠竹参差声戛,环佩珊珊。
雪肌香、荆山玉莹,蝉鬓乱、巫峡云寒。
拭啼痕。

173 《念奴娇 中秋月次姚孝宁韵》 宋·张玉娘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
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
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

174 《玉女摇仙佩 秋情》 宋·张玉娘

霜天破夜,一阵寒风,乱淅入帘穿户。
醉觉珊瑚,梦回湘浦,隔水晓钟声度。
不作高唐赋。
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

175 《讽虞嫔诗》 宋·柳开

惟尧则天舜弗复,诞妃罔极恩亭肓。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
父轻夫重当何淑,沅湘岸筠烟莓覆。
凝纹叠斑殷郁郁,猿缘鼯号钩辀宿。

176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宋·杨亿

太姒徽音盛,长秋命数崇。
黄图分丙殿,玄象应轩宫。
纪注无穷美,声诗内助功。
云阳复土后,陵柏自悲风。

177 《秋虫》 宋·游次公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
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
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
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

178 《赠郡帅郭侯》 宋·阎苍舒

东南形胜惟扬州,介江负淮作襟喉。
有国以来几百战,吊古千载空悠悠。
哀哉荒主与荡子,钝尽铁剑崇倡优。
迷楼九曲烂如画,珠帘十里半上钩。

179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宋·吴芾

晚上危亭为少留,亭前暝色已供愁。
更听画角声悲壮,愈使愁人厌远游。

180 《念奴娇·楚山万叠》 宋·管鉴

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
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
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
故园何处,暮云低尽残照。

* 关于悲声的诗词 描写悲声的诗词 带有悲声的诗词 包含悲声的古诗词[宋代](8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