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涛的诗词(452首)

61 《五月二十三夜记梦》 宋·陆游

夜漏欲尽鸡初唱,梦到神仙信非妄。
泉流直舂碧涧底,松根横走苍崖上。
徐行林际遇飞桥,峭壁惊涛临万丈,非惟履嶮足踸踔,已觉处幽神悄怆。
空岩滴乳久化石,宝盖珠璎纷物象。

62 《舟出下牢关》 宋·陆游

大舸凌惊涛,飞渡青玉峡。
虚壁云蒙蒙,阴洞风飒飒。
拂天松盖偃,入水山脚插。
炎曦忽摧破,亭午手忘箑。
悬知今夜喜,月白宿沙夹。
旷哉七泽游,盟鸥不须歃。

63 《曝旧画》 宋·陆游

故箧开缄一怆情,断缣残幅尚知名。
翩翩戏鹊如相语,汹汹惊涛觉有声。
柳暗正当烟未歛,花穠仍值雨初晴。
百年手泽存无几,虫蠹尘侵秖涕横。

64 《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 宋·杨万里

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憧。
山神海伯争新巧,并慰诗人眼一双。

65 《武昌松风阁》 宋·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66 《李侯 其一》 元·王冕

李侯世名仕,誉重才德优。
清白树嘉政,藉藉载歌讴。
夫何挽尘鞅?幽幽滞南州。
游魂未能归,永怀故园丘。
孤云落日淡,惊涛大江秋。
匪以见者悲,抑为闻者愁。
我亦陟岵子,忽觉涕泪流。

67 《送润州通判屯田》 宋·欧阳修

船头初转两旗开,清晓津亭叠鼓催。
自古江山最佳处,况君谈笑有余才。
云愁海阔惊涛涨,木落霜清画角哀。
善政已成多雅思,寄诗宜逐驿筒来。

68 《楚平王庙》 宋·周邦彦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69 《水调歌头·帆落松陵浦》 宋·无名氏

帆落松陵浦,枯柳缆琼艘。
杖策无人独步,浪厌百花桥。
我挂风裳水佩,一笑波寒月白,馀韵触惊涛
绝景有谁赏,雾暮闭三高。

70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戈绨革舃最仁贤。
俭德自躬全。
忧勤庶政,三十馀年。
金风肃,秋渐老,摄调。

71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二》 清·朱彝尊

鹰案绝顶海风晴,乌免秋残夜并生。
铁锁石塘三百里,惊涛啮尽寄奴城。

72 《京师苦寒》 明·高启

北风怒发浮云昏,积阴惨惨愁乾坤。
龙蛇蟠泥兽入穴,怪石冻裂生皴纹。
临沧观下飞雪满,横江渡口惊涛奔。
空山万木尽立死,未觉阳气回深根。

73 《圣节日望拜黄牛祠前退读众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极间,卦位西南坤。
万里泝天险,三峡为坤门。
巨灵擘太华,飞出黄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绝雷斧痕。

74 《捲雪楼》 宋·白玉蟾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
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
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
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
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
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75 《和登安济亭》 宋·蔡襄

亭上风吹藤帽帘,为怜情胜得安恬。
惊涛触岸层澜碎,落日衔山半景尖。
遥认犀奔知鹿角,忽逢龙挂见胡髯。
城南一去通沧海,无限春寒向晚添。

76 《皖口遭风》 宋·晁补之

欻起惊涛渺去程,扁舟三日滞长汀。
无心坐使群鸥舞,莽眇吾知未可乘。

77 《江涨》 宋·苏辙

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
崩腾没州渚,淫溢浸蓬蒿。
凌晨我有适,出门舟自操。
中廛已易肆,下道先容舠。

78 《喜雨》 宋·黄公度

皇天啬甘泽,为农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檐雨,晓屋喧鸣鸠。
惊涛注空壑,秀色溢平畴。
田舍无宿储,及此宽百忧。
陌上谁家郎,惟恐阻春游。

79 《胡儿莫窥江》 宋·刘子翚

胡儿莫窥江,长江限绝吴楚间。
惊涛骇浪如连山,鲸鲵出没含戈鋋,汝不顾死争相先。
鸣髇不响突骑闲,

80 《巡寨偶书》 宋·刘子翚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
连年戍役频,徽兵及渔佃。
扶藏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 关于惊涛的诗词 描写惊涛的诗词 带有惊涛的诗词 包含惊涛的古诗词(4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