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愁声的诗词[明代](274首)

41 《登城感事》 明·刘三吾

华表愁闻鹤语声,女墙自照月华明。
在秦本有关中险,散楚其如垓下兵。
百战山河唯骨在,万年壁垒为谁城。
兴来不敢闲登览,只恐新亭感慨生。

42 《不寐》 明·谋堚

雨绝梦无情,灯帏恍惚明。
余香收病室,高枕压愁城。
树动窗含影,钟来屋接声。
更阑拥衾坐,侧耳听鸡鸣。

43 《雨卧》 明·谋堚

不睡爱听雨,雨声听不明。
莫能新梦去,怕有旧愁生。

44 《忆事》 明·沈泰鸿

空山秋月明,处处暮猿清。
不是愁肠断,还闻第四声。

45 《班婕妤》 明·苏平

一自辞同辇,深宫草又生。
甘随纨扇弃,犹记玉阶行。
明月愁中影,流莺梦里声。
笙歌前殿夜,教妾若为情。

46 《高昌老翁行》 明·孙蕡

高昌老翁背隆然,黄须高鼻毛发拳。
自言少小家幽燕,生长适值繁华年。
出身从戎事西边,十七八九南营田。
雕戈如云护中坚,流苏帐暖垂蜿蜒。

47 《缺题》 明·童琥

竹外松边一两稍,迥临村落傍谿桥。
堪将乱蕊添云肆,芳被芳风透绮寮。
春事顿随花片薄,清吟半逐梦魂销。
却思前载孤山下,踏雪相寻岂惮遥。

48 《梁溪》 明·王达

微波皱绿回轻风,溪流直与南湖通。
人家两岸几兴废,鸥影萧萧夕照中。
孤桡欲发临溪口,澹烟寂历明疏柳。
水清月落正愁人,钟鸣况是僧归后。
芙蓉隔溪千里多,白云满窗生薜萝。
橹声咿剪寒月,去去其如离思何。

49 《长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50 《述怀(二十年作)》 明·王璲

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喭。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51 《唐仙方伎图》 明·王佐

开元天子承平日,锦绣山河壮京室。
金殿璇题表集贤,玉屏粉绘图无逸。
夔龙接武居阿衡,万方旭日当文明。
衡山老仙何所有,亦复通籍承恩荣。

52 《陇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明·魏允中

汝已投沙去,余兼出塞行。
升沈非所意,聚散不无惊。
别路交商气,离歌断羽声。
客愁正无赖,陇月向人明。
¤

53 《续催日鼓谣》 明·吴斌

胡为乎六龙?斜飞于若木之金天,复沈沦于西溟澒洞之重
渊。
日车摧颓势将堕,但闻惊天伐鼓,砰轰喧阗。
恨无鲁阳所挥之神戈,又无羲和所执之神鞭。

54 《哀孙炎》 明·夏煜

垂老戎马间,相知复何有。
幼与孙炎交,于今俱白首。
炎也雅好诗,落魄惟耽酒。
醉中有神助,不放持杯手。

55 《读医士王立方瘦老子传求歌赋此》 明·谢常

瘦老子,吴门生,双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须杖行。
草堂卧病留不得,声名早动金门客。
走书远至阖闾城,起蹑芒屦强匍匐。
春风放舟东海边,相知喜遇王侯贤。

56 《广信阻雨有怀子明弟》 明·徐阶

山国夏多雨,冥冥气不分。
石田寒贮水,松径湿蒸云。
洒密愁仍见,声微醒故闻。
西堂何处所,知共惜离群。

57 《秋日送曾公子实卿之延安书扇头》 明·杨文卿

车马翩翩送汝行,离愁遽逐海云生。
三杯篱落菊花节,一路蛩螀豆叶声。
荒草浊河连古戍,悲笳明月动山城。
鲤庭趋后劳相报,婚嫁如今累尚平。

58 《鹅湖口大风雨》 明·杨循吉

溪风恶如虎,力与林木斗。
其声一何猛,掩耳不敢受。
兼以疾雨至,昏黑迷白昼。
偶然在中途,非前亦非后。

59 《不寐》 明·殷奎

中夜不成寐,起来看明月。
候虫吟一声,愁肠几回折。
愁肠折还续,宛转如环玦。
出户野踌躇,商飙倏已发。
商飙来何许,吹我头上发。
莫吹泪入河,添之作呜咽。

60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 关于愁声的诗词 描写愁声的诗词 带有愁声的诗词 包含愁声的古诗词[明代](2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