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扁舟子的诗词[明代](18首)

1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明·魏观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鹜。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2 《舟中与建初话旧》 明·王稚登

十载行藏半未齐,闻君论旧益凄凄。
汗从何晏朱衣拭,书觅羊欣白练题。
歌是《竹枝》容易和,泪成珠子不轻啼。
干将已是徐君剑,明日扁舟下剡溪。

3 《荆溪舟中次子素潘先生韵》 明·陈汝言

二月过荆溪,扁舟思欲迷。
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
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
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

4 《毗陵道中遇司勋皇甫子循舟有诗相贻奉答》 明·章美中

三月轻风桃李阴,春城吹入客愁深。
扁舟未逐五湖去,华发空随双鬓侵。
芳草东归故园色,江流北转逐臣心。
烟波日暮知何处,天畔疏峰相对吟。

5 《己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明·练子宁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
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
吾兄归去如相问,衣采终期慰白头。

6 《感怀呈子鱼吴参军》 明·尹国馨

麻衣偏拂路歧尘,鬓改颜衰晓镜新。
上国好花愁里艳,故园芳树梦中春。
扁舟烟月思浮海,匹马关河倦问津。
七载干戈叹离别,绿杨莺语太伤神。

7 《玄潭古剑歌》 明·苏伯衡

扁舟昔向玄潭过,闻有古剑留岩阿。
欲观踌躇复不敢,只恐开匣踊跃翻沧波。
此时解后都城里,玉质珠辉那得比。
玄灵外护朱草茎,赤日天中涌湖水。

8 《短歌行与蓝山陈彦中》 明·黄哲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摐末。
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
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
云边举手笑相揖,凌云意气横清秋。

9 《望太湖》 明·张羽

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
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
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
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

10 《题王晋卿春晓图》 明·林环

忆昔扁舟经洞庭,夜凉落月潮水平。
舟行数里不知远,隔林隐隐闻鸡声。
推篷起视西山麓,烟景微茫接溪曲。
芳草依稀谢朓村,绿树深沉子真谷。

11 《送陈徵君归四明》 明·葛一龙

秋风恋徂暑,吹动水烟热。
与子结新欢,孤怀耿将别。
言从若耶去,路指镜湖月。
散发荡扁舟,荷花橹前折。

12 《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明·杨承鲲

高皇手提三尺剑,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烟功成赐铁券,诏谓宇内求真形。
钱王古铁渔人得,紫绣遍蚀波涛腥。
熟看带砺隐玄玉,金书细镂鱼龙青。

13 《徐州洪苏墨亭书坡老石刻后(有序)》 明·李东阳

“郡守苏轼、山人张天骥、诗僧道潜月中游”题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辄隐隐见沙沫间,篙师渔人不能识,而崖石险绝,又非士大夫所暇寻阅者,故于世无传焉。

14 《送王廷桂还姑苏》 明·刘绩

王郎入骨爱风雅,自言生长姑苏下。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
越王台畔偶相逢,握手高谈意颇浓。
西陵缓辔吟秋霁,北瑽西杯坐日舂。

15 《希大司马扈驾至淮安便道过江访余石淙精舍感》 明·杨一清

停云回首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
老去多情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
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
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16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明·李东阳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
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17 《走笔答赠胡京孺(名拱极)》 明·程嘉燧

丈夫身无羽翰长逼侧,江水滔滔阻相识。
白首逢君大道间,一笑寒灰吐颜色。
五山低昂波浪高,扁舟掀舞同秋毫。
截江破浪赴知己,侯门噂沓讥徒劳。

18 《至严州遗文员外焕代致其母平安意也》 明·魏观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
两孙慰目前,炯炯琼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罢仍抚摩。
问我之金华,与子相见么?再拜覆母言,道取严陵过。

* 关于扁舟子的诗词 描写扁舟子的诗词 带有扁舟子的诗词 包含扁舟子的古诗词[明代](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