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的诗词[宋代](937首)

221 《李翁懒窝》 宋·林宪

长鑱长长柄,矮窗矮矮棂。
西风已逾月,胡能不凄清。
晴空舞皓鹤,夜气纷流萤。
木叶不自觉,无风辄秋声。

222 《李翁懒窝》 宋·林宪

月华浴沆瀣,天容注琉璃。
皎如大圆镜,照彻清境晖。
繁星敛芒曜,群动生霏微。
尘世宁有此,玉虚楼观低。

223 《李翁懒窝》 宋·林宪

檐雀乐俦侣,砌蛩相叫吟。
如何片云外,一点征遥禽。
望极杳无伴,细听有遗音。
迟迟去却返,启我怀故林。

224 《谢梵惠茶》 宋·石待举

郡园名荈制犹新,分惠眠云跂石人。
色斗琼瑶因地胜,香殊兰茝得天真。
开时好对棱棱月,碾处应飞瑟瑟尘。
寄语高僧宜郑重,能诗方遣雨前春。

225 《暮冬旅宿寄赵秀》 宋·释智仁

旅宿荒凉甚,幽怀可自宽。
风窗灯易灭,雪屋夜增寒。
空迥鸿声急,更馀旅梦残。
却思君旧隐,欲到恨飞难。

226 《题李行中秀醉眠亭》 宋·苏棁

疲人思向醉中眠,物我翛然万虑閒。
渴饮蔗浆劳隐几,吾身自足草莱间。

227 《题李行中秀醉眠亭》 宋·苏棁

趁阳渴鹿背清泉,之子名亭取性便。
适意中间却无事,期君忘醉亦忘眠。

228 《送王元入京》 宋·王崇

渭城杨柳已青青,强驻行人听渭城。
不问使车归路远,且从樽酒满杯倾。
相逢洮塞休兵后,此去秦川照眼明。
若立螭头前借箸,且教充国事春耕。

229 《何源秀为予画山水图觅诗》 宋·王当

孤峰特立何巉巉,势与霄汉高相参。
左蟠右列分岭岫,俨若至尊朝子男。
怪予蜗室不盈丈,欲有异境超尘凡。
素缣挂壁故妥帖,平地作此千嵌岩。

230 《送梵上人归天台》 宋·吴育

几年瓶钵帝城栖,看尽尘劳息尽机。
诗妙偶因馀力到,名高却与本心违。
云深路入千山去,岁晚身携一锡归。
林下应逢旧猿鹤,得无惊见紫檀衣。

231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吴遵路

高躅动京国,静缘怀故山。
扁舟乘兴往,孤鸟倦飞还。
社漏重湖外,霞城积霭间。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关。

232 《送梵上人归天台巉》 宋·许懋

北岫巉巉敞佛居,诗翁安隐类逃虚。
平生节行清无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门俯清江轩挂月,昼吟佳景夜观书。
黄山俗客嗟官缚,不得梯云款净卢。

233 《送梵上人归天台》 宋·杨侃

忽忆幽栖地,千峰秀海濆。
归心挂飞瀑,高迹指浮云。
尘世宜深遯,诗名畏远闻。
犹嗟石桥畔,凡圣路岐分。

234 《题军山徐秀居》 宋·曾致尧

买断军峰不计钱,屋前屋后水潺潺。
青春花发帘帷外,白日云浮栋宇间。
金鼎欲成红气溢,玉芝初种紫苗悭。
未知桃熟先生醉,鹤驭何人得往还。

235 《送梵上人归天台》 宋·张环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236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张友道

诗律密闻高九释,倦游归老旧烟霞。
朝中半是名臣友,时寄新吟壁罩纱。

237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张友道

久陪译馆清流集,吟苦霜添两颔髭。
厌驻王成思旧隐,年来却赴白云期。

238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章得象

京寺栖禅久,霞城去路长。
江波收积潦,风信促归航。
坐榻新蒲稳,齐盂早稻香。
遥知掩扉处,森斗万峰傍。

239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章岷

故山萝蔓锁云扉,几夕扁舟已梦归。
莲社招贤移岁月,芝岩编句满珠玑。
金刀拥雪新彫鬓,香祴欺兰旧赐衣。
后夜吴门对霜月,怀师馀意在琴徽。

240 《送梵大师归天台》 宋·赵概

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护赤城神。
花雨长霏昼,松风自扫尘。
媿心同范宁,莲社阻相新。

* 关于才的诗词 描写才的诗词 带有才的诗词 包含才的古诗词[宋代](9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