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拈笔的诗词[宋代](81首)

61 《薛公肃访山中偶出不值公肃留诗次其韵》 宋·李流谦

紫极朝归谢往还,新篇落笔烂彪斑。
乌藤拈起都閒事,且看西湖处处山。

62 《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谦

霜风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问客今归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读书作文四十载,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书随身乃封户,睥睨一甑蒙蛛丝。

63 《次韵在伯对雪见示》 宋·赵蕃

初迷庭砌与墙阴,旋著遥山及远林。
飘洒故看朝已积,缤纷更觉昼弥深。
东都皎皎关门卧,鲁国寥寥振履音。
作气再衰三则竭,强拈愁笔和高吟。

64 《邓林寺用孙温叟韵》 宋·赵蕃

上天有路不为难,丈七坳头莫据鞍。
小憩还寻去时寺,戏拈枯笔臂犹酸。

65 《上曹宪使五十韵》 宋·程公许

骥不称其力,文当与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谁与,窥公意自厌,秉心漫以格,植操静而廉。

66 《苕溪杂兴四首》 宋·苏泂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
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67 《陈侍郎见激字韵和以见寄复用韵谢》 宋·王迈

先生德量万顷波,挠之不浊无湍激。
文章亦如万斛泉,酌之不竭何悭惜。
沧浪亭下把钓竿,双笔堂前看苍璧。
时逢问字客及门,倒屣不要人扶出。

68 《和傅山父喜雨韵二首》 宋·李曾伯

柔金老火苦相鏖,千里骎骎地不毛。
忽遂所祈欣欲舞,举蒙其利润於膏。
昭苏田畯禾千顷,饱满舟人水一篙。
我老发挥无好句,须拈健笔付诗豪。

69 《寄题盐城方令君摇碧阁》 宋·方岳

有山无水山枯杭,有阁无书阁未清。
作计者谁三太息,美君於此四难并。
宰官身落秋城柝,处士星寒雪墅耕。
蚤晚樯竿插苍石,重拈秃笔与逢迎。

70 《赠岳仁叔》 宋·胡仲弓

不学弓刀破敌围,却拈刀笔学儿嬉。
世间多少真豪杰,飘落江湖人不知。

71 《和耜岩赞易传来韵》 宋·何梦桂

三釜养弗违,五斗腹已餍。
归无买山银,聊占白石崦。
崦西有斗室,草色青入帘。
有时独悲歌,白云低覆檐。

72 《天池寺夜与主僧觉翁圆上共坐谈浯溪山水之胜》 宋·董嗣杲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方丈轩槛供毗尼,老僧喜气扬须眉。

73 《次韵答简簿》 宋·王炎

少日牛衣尝熟眠,老来驼褐不护寒。
欲呵龟手拈秃笔,怯看冰柱县疏檐。
东风不解着梅柳,翻作六出欺春妍。
春回腊尽亦可好,但为浮生添一年。

74 《次前韵谢王主簿二首》 宋·项安世

夷甫风姿满坐头,濬冲电目照人明。
更拈秋水长天句,来映清霜十月晴。
援笔而成弥处士,摇毫不尽崔廷评。
若容跛鳌追高步,勿卹驱尘小作程。

75 《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 宋·方回

江边危阜俯江皋,去马来牛细若毛。
古道向来元寂寂,俗流何处不滔滔。
漫拈老笔雕空阔,径命芳樽洗郁陶。
天地年年有遥落,悲秋端谢楚人骚。

76 《偈颂一百零四首》 宋·释绍昙

史笔书云,绣闺添线。
爱日舒长,丰年取验。
衲僧不被四时迁,妙应圆机辘辘转。
喝散岭上白云,制断脚跟红线,阴极阳生总不知。
曝背晴檐,手摘寒梅。
一点两点三四点,拈花微笑今重见。

77 《诗狂》 宋·杨公远

掬取长江供砚水,借将碧汉作蛮笺。
兴来拈起如椽笔,大咏高吟欲上天。

78 《贺新郎(王实之喜余出岭,命爱姬歌新词以相劳,辄次其韵·)》 宋·刘克庄

此腹元空洞。
少年时、诸公过矣,上天吹送。
老大被他禁害杀,身与浮名孰重。
这鼓笛、休休拈弄。

宋词精选少女伤春

79 《丙申元日》 宋·徐端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
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
退藏未了桑簪南,生涯代以崖蜂蜜。
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

80 《贺新郎 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重阳节宋词三百首

* 关于拈笔的诗词 描写拈笔的诗词 带有拈笔的诗词 包含拈笔的古诗词[宋代](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