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的诗词(1054首)

61 《闲居自题,戏宿客》 唐·白居易

水畔竹林边,闲居二十年。
健常携酒出,病即掩门眠。
解绶收朝佩,褰裳出野船。
屏除身外物,摆落世间缘。

62 《答友人游》 唐·姚合

不来知尽怪,失意懒春游。
闻鸟宁惊梦,看花怕引愁。
赌棋敌手,沽酒自扶头。
何似华筵上,推辞候到筹。

63 《林下胡长官(一作寄胡明府)》 唐·朱庆馀

语低清貌似休粮,称著朱衣入草堂。
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午满绳床。

64 《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赏十二韵》 唐·雍陶

二室峰前水,三川府右亭。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池角通泉脉,堂心豁地形。
坐中寒瑟瑟,床下细泠泠。

65 屈亭》 唐·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66 《奉和再(一作文燕润卿)》 唐·皮日休

飙御已应归杳眇,博山犹自对氛氲。
不知入夜能来否,红蜡先教刻五分。

同情农民生活讽刺

67 《奉酬袁使君西楼饯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三韵》 唐·皎然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
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
治书远意,知共楚狂行。

田园生活

68 《湖南草堂读书李少府》 唐·皎然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
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
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
有时逸史,来饭野中蔬。

69 《祈诗》 先秦·佚名

之愔愔。
式昭德音。
思我五度。
式如玉。
式如玉。
形民之力。
而无醉饱之心。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

70 《定风波·用药名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宋·辛弃疾

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余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
多病。
提防风月费遍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
独自。
故应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
谁伴。
只甘松竹共凄凉。

友情孤独

71 《徵(九日登高)》 宋·张涅

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
万景正悲凉,奈曲终人杳。
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
一梦东园,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72 隐》 魏晋·左思

杖策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73 《立春日大雪作代简友》 宋·萧元之

山意久辞腊,林根冻未消。
清尊如有待,白发正无聊。
岁去梅花在,春初柳絮飘。
同吟二三子,折简可能

74 《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至》 近代·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⒅高筑神州风雨楼。

75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春风今日扇微和,触目江山发兴多。
如画幽岩无十里,轻衫短帽得婆娑。

76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偶寻三迳到阳华,碧玉珍珑真可家。
追想旧游如梦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77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岩下留连且尽欢,不知红日半衔山。
归时林壑风烟暝,赖有昏雅相伴还。

78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我老思为漫浪翁,暂来却恨去匆匆。
山头日色赤如血,照映川原草木红。

79 《绍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蒋助教言正游阳华婆》 宋·李长庚

我识阳华六十年,当时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无恙,华发苍颜只自怜。

80 《景伯正字东郊观梅晚集花院秀远堂举之舍弟》 宋·李益谦

青春垂地风头恶,寒色侵肌雪意酣。
路转溪桥回马足,行穿松迳得僧蓝。
联裾正喜陪清赏,挥尘何妨共剧谈。
它日海邦传盛事,诗仙曾此驻鸾骖。

* 关于招的诗词 描写招的诗词 带有招的诗词 包含招的古诗词(10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