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拾翠的诗词(240首)

21 《雨中花慢(春日旅况)》 宋·刘褒

缥蒂缃枝,玉叶翡英,百梢争赴春忙。
正雨后、蜂黏落絮,燕扑晴香。
遗策谁家荡子,唾花何处新新妆。
想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

22 《白沙送别》 明·揭轨

当年小邑盛繁华,叠榭层台夹白沙。
竹深时听尚书履,花密频过相国家。
夜月霜明九华帐,春风雪点七香车。
临水佳人拾翠羽,隔帘娇燕逐飞花。

23 《阳春词》 明·王宠

春到江南春可怜,东郊西郭得春先。
初飞蛱蝶犹疑梦,忽见梅花各问年。
鹦鹉洲边芳草积,凤凰楼下百花然。
王孙拾翠争相问,美女寻春总献妍。

24 《长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25 《金陵元夕篇》 明·郑之文

朱楼隐轸薄层霄,渌水萦堤荡画桥。
十里香风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无处无萧鼓,佳丽名都较得数。
美酒留连拚十千,少年欢笑唯三五。

26 《走笔谢张功父送似酴醾》 宋·杨万里

西湖野僧夸藏冰,半年化作真水精。
南湖诗人笑渠拙,不如侬家解乾雪。
藏冰窨子山之幽,鑱透九地山鬼愁。
侬家藏雪有妙手,分明晒在翡翠楼。

27 《洛阳道》 唐·沈佺期

九门开洛邑,双阙对河桥。
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娇。
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28 《三日绿潭篇》 唐·万齐融

春潭滉漾接隋宫,宫阙连延潭水东。
蘋苔嫩色涵波绿,桃李新花照底红。
垂菱布藻如妆镜,丽日晴天相照映。

29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唐·孟浩然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30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唐·孟浩然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
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

31 《赠翰林张四学士》 唐·杜甫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32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唐·姚系

早蝉望秋鸣,夜琴怨离声。
眇然多异感,值子江山行。
由来重义人,感激事纵横。
往复念遐阻,淹留慕平生。

33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章仇公,大历中蜀州刺史)》 唐·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34 《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 唐·杨衡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
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
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战争抒怀组诗

35 《扬州三首》 唐·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36 《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唐·陆龟蒙

春尽之官直到秋,岭云深处凭泷楼。
居人爱近沈珠浦,候吏多来拾翠洲。
賨税尽应输紫贝,蛮童多学佩金钩。
之君不恋南枝久,抛却经冬白罽裘。

37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唐·郑谷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
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
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
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
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唐诗三百首写景爱国

38 《闲居有作》 唐·吴融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只此超然长往是,几人能遂铸金成。

39 《小儿诗》 唐·路德延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
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
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

40 《八拍蛮》 唐·孙光宪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寒食节思乡

* 关于拾翠的诗词 描写拾翠的诗词 带有拾翠的诗词 包含拾翠的古诗词(2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