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挽歌的诗词(366首)

121 挽歌词》 唐·赵徵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旷野多萧条,青松白杨树。

122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唐·顾况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
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横千古,高标出四邻。
欲知言不尽,处处有遗尘。

123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唐·顾况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
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124 《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今存二首)》 唐·窦叔向

二陵恭妇道,六寝盛皇情。
礼逊生前贵,恩追殁后荣。
幼王亲捧土,爱女复边茔。
东望长如在,谁云向玉京。

125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唐·窦常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
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
那堪归葬日,哭渡柳杨津。

唐诗三百首山水抱负

126 《凉国惠康公主挽歌》 唐·窦常

玉立分尧绪,笄年下相门。
早加于氏对,偏占馆陶恩。
泪有潜成血,香无却返魂。
共知何驸马,垂白抱天孙。

127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唐·窦牟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德音冥秘府,风韵散清朝。
天上文星落,林端玉树凋。
有吴君子墓,返葬故山遥。

128 《明皇帝挽歌》 唐·郑丹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129 《肃宗挽歌》 唐·郑丹

国以重明受,天从谅闇移。
诸侯方北面,白日忽西驰。
龙影当泉落,鸿名向庙垂。
永言青史上,还见戴无为。

130 《代宗挽歌》 唐·李端

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
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抒情饮酒

131 《张左丞挽歌二首》 唐·李端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132 《故郭婉仪挽歌》 唐·司空曙

一日辞秦镜,千秋别汉宫。
岂唯泉路掩,长使月轮空。
苦色凝朝露,悲声切暝风。
婉仪馀旧德,仍载礼经中。

133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武元衡

玉扆将迁坐,金鸡忽报晨。
珮环仙驭远,星月夜台新。
剑没川空冷,菱寒镜不春。
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134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时充卤簿使)》 唐·权德舆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
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沈。
仍闻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135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权德舆

淮水源流远,涂山礼命升。
往年求故剑,今夕祔初陵。
鸾镜金波涩,翚衣玉彩凝。
千年子孙庆,孝理在蒸蒸。

136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王氏)》 唐·权德舆

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
从龙开ek路,合璧向方中。
殿帐金根出,廞衣玉座空。
唯馀文母化,阴德满公宫。

农村

137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唐·权德舆

盘石公封重,瑶山赠礼尊。
归全荣备物,乐善积深恩。
雁沼寒波咽,鸾旌夕吹翻。
唯馀西靡树,千古霸陵原。

138 《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唐·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
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
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139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唐·权德舆

外馆嫔仪贵,中参睿渥深。
初笄横白玉,盛服镂黄金。
风度箫声远,河低婺彩沈。
夜台留册谥,凄怆即徽音。

140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一作刘禹锡诗)》 唐·权德舆

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
令尹自无喜,羊公人不疑。
天归京兆日,叶下洞庭时。
湘水秋风至,凄凉吹素旗。

* 关于挽歌的诗词 描写挽歌的诗词 带有挽歌的诗词 包含挽歌的古诗词(3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