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色的诗词[宋代](242首)

101 《航海》 宋·陆游

我不如列子,神游御天风;尚应似安石,悠然云海中。
卧看十幅蒲,弯弯若张弓。
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
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

102 《病中杂咏十首》 宋·陆游

自我居湖曲,渔樵日往来。
只知年屡改,不觉老相催。
小浦潮痕长,长堤草色回。
逢春心自在,莫道已成灰。

103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 宋·陆游

拔宅翛然上碧虚,神僊岂亦爱吾庐?重门不改云山色,古殿犹存劫火余。
翠木萧森高蔽日,黄冠贫窭自畦蔬。
残年安得长来此,一碗松肪读隐书。

104 《行牌头奴寨之间皆建炎末避贼所经也》 宋·陆游

今朝霜薄风气和,霁色满野行人多。
沙平水浅木叶下,摇楫渡口生微波。
建炎避兵奔窜地,谁料白首重经过。
四十余年万事改,惟有青嶂高嵯峨。

105 《年年歌》 宋·张耒

年年西风白露天,烂醉村酿秋池原。
今年杜门不复出,为爱我庭风日宽。
东西相望两丛竹,正色森森立青玉。
朝烟暮雨恣陵夺,翠凤文章终郁郁。

106 《宿凤翅山悬泉寺》 宋·张耒

秋山晚景凉,幽路转石壁。
稍知步武峻,渐与鸡犬隔。
层崖恃我西,悬瀑垂百尺。
崩腾捣重泓,昼夜碎珪璧。

107 《堂下幽草》 宋·张耒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

108 《写真自赞五首》 宋·黄庭坚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109 《寄题钦之草堂》 宋·黄庭坚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110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宋·黄庭坚

春皇赋上瑞,来宁黄屋忧。
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
风声将仁气,艳艳生瓦沟。
寒花舞零乱,表里照皇州。

111 《杂言赠罗茂衡》 宋·黄庭坚

嗟来茂衡,学道如登。
欲与天地为友,欲与日月并行。
万物峥嵘,本由心生。
去子之取舍与爱僧,惟人自缚非天黥。

112 《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宋·司马光

候雁来归北,寒鱼陟负冰。
相鸟风色改,阳欲日华升。

113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晨至治平二上方得再来怆》 宋·司马光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
青公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114 《南园杂诗六首·修酴醾架》 宋·司马光

贫家不辨构坚木,缚竹立架擎酴醾。
风摇雨渍不而久,未及三载俱离披。
往来遂复废此径,举头碍冠行絓衣。
呼奴改作岂得已,抽新换故拆四篱。
来春席地还可饮,日色不到香风吹。

115 《双井茶》 宋·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116 《升天桧》 宋·欧阳修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
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117 《远山》 宋·欧阳修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
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118 《喜姪宥及第》 宋·林逋

新榜传闻事可惊,单平于尔一何荣。
玉阶已忝登高第,金口仍教改旧名。
闻喜宴游秋色雅,慈恩题记墨行清。
岩扉掩罢无他意,但爇灵芜感盛明。

119 《满江红·不作三公》 宋·无名氏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120 《鱼水同欢/蝶恋花》 宋·无名氏

棣萼楼前佳气蔼。
欣遇称觞,正斗杓移亥。
三两日来连庆会。
贺宾喜色增加倍。
未逊徐雏分小大。
好比晋朝,二陆休声在。
更祝灵椿颜不改。
三苏相继居台宰。

* 关于改色的诗词 描写改色的诗词 带有改色的诗词 包含改色的古诗词[宋代](2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