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地的诗词(1068首)

81 《送严心传鄞县学教任满》 宋·陈著

贤哉昔鲁山,心地出芝兰。
不负义方教,相传本色官。
三年脚根正,万里路头宽。
须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82 《送苏松轩路教解任》 宋·陈著

三载多材地,一团和气乡。
蛙池疏道脉,蓬岛矗文芒。
明日归舟稳,春风驿路长。
词林是毡旧,此去足翱翔。

83 《送赵明叔分教潮阳》 宋·胡仲弓

昌黎遗俗在,兴教更烦君。
地产无名木,春生半水芹。
诗歌麟趾化,笔补鳄鱼文。
莫厌官毡冷,相期粉省芸。

84 《知卢可庵教谕鼓歌》 宋·何梦桂

崇牙枞枞,贲鼓逢逢。
始作这以荆衡底贡之新革,试叩之以巴蜀故产之孤桐。
雷震一声草木拆,蠖信其屈龙起蛰。
天地訢合万物苏,阳气宣声阴屏迹。

85 《唐昌地理王生求诗》 宋·何梦桂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钵在心经。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儿孙振说铃。
跨断九龙行地脉,踏翻八卦撼天星。
灵犀一点无传诀,莫向山头泥鬼灵。

86 《和寄可庵卢教谕》 宋·何梦桂

平生浪说齐谐志,杞国有天惊堕地。
不周摧折天柱倾,咄咄古今真怪事。
元气不死桥运兴,千古日月长悬奔。
照见可庵一片心脾真肆兀,挥斥八极游天根。

87 《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 宋·仇远

西蜀杨君子,才为博士优。
儒宫清似水,学舍不於舟。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虽非温饱计,足解友朋忧。

88 《将军教场墓》 宋·董嗣杲

阅武场开傍古松,忽惊尘起废墙东。
黑蜂飞毒归锄下,白骨通灵入梦中。
花草地宽千骑勇,鼓鼙声撼一坏空。
若钱若马讹传久,难觅埋铭证异同。

89 《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元·许有壬

问东来何处,控吴越,壮江淮。
爱十里萦纡,水云图画,鼓吹风雷。
回头下临无地,尽朱楼迢隔倚天开。
酒旆高悬别浦,绣帘低拂长桅。

90 《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元·许有壬

问东来何处,控吴越,壮江淮。
爱十里萦纡,水云图画,鼓吹风雷。
回头下临无地,尽朱楼迢隔倚天开。
酒旆高悬别浦,绣帘低拂长桅。

91 《特地新·天地人生》 元·王哲

天地人生,同来相遇。
应将甚、昭彰显务。
道门开,释门阐,儒门堪步。
识元初,习元本,睹元辰,元阳自个。

92 《特地新 劝世》 元·王哲

骋俏多能,身呈体段。
把衣衫、频频脱换。
穿茶枋,入酒店,总夸好汉。
蓦然遇天高,这精神早减了一半。

93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 元·马钰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
如同干句家缘。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94 《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 宋·项安世

叹息吾家老郑君,三年孤鹤困鸡群。
天教此地苏司业,与对当时郑广文。

95 《送邕州高教授二首》 宋·项安世

听说邕州暂驻航,有金如粟马如羊。
五千里地通中国,四十三州控大荒。
武事建时文未丧,化风宣处教无方。
朝家学校能南越,庆历诸公未易量。

96 《梅开次韵答叶教授二首》 宋·项安世

春风一点暗惊梅,便有千花动地开。
却似德人方寸事,等间流向笔端来。

97 《送江陵柳教授归潭州》 宋·项安世

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98 《舟中夜雪读正卿教授近诗辄赋鄙句并以为别》 宋·王铚

百年半羇栖,轻与故山别。
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
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

99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 宋·张镃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100 《饯吴长文司理用修持贤业教无欠为韵》 宋·裘万顷

人生天地间,离别安能无。
莫作儿女态,相期烈丈夫。

* 关于教地的诗词 描写教地的诗词 带有教地的诗词 包含教地的古诗词(10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