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的诗词(416首)

101 《采桑子·秋千後朦胧月》 宋·晏几道

秋千後朦胧月,满院人闲。
几处雕阑。
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乾。
莫信朝寒。
明日花前试舞看。

102 《达观禅师昙颖住隐静兰若或言自此猕猴走不》 宋·梅尧臣

隐静山中寺,猕猴往往过。
导师归以去,卢橘熟还多。
禅地宁求稀,居人切莫讹。
未尝嫌此物,任挂古松柯。

103 《姑苏杂咏 孤园寺(在洞庭山,梁骑常侍吴》 明·高启

欲问南朝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
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
橘柚垂檐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给孤长者谁曾见,应在烟云杳霭中。

104 《昨日小诗同致上读张元善中丈诗爱其读书轻》 宋·晁说之

风流自古称张绪,诗句孰如孟景阳。
今日读书轻富贵,当家好处得兼将。

105 《辛卯满天基节即事六首》 宋·刘克庄

门庑无人殿未开,白头吏久徘徊。
年年岁岁千秋节,长占群官第一来。

106 《大热过关因寄里中友人》 宋·文同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
烟云炙尽,树木晒欲落。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

107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发岩岫为》 宋·陈与义

乱石披浅流,水纹如绀发。
驰晖忽西没,林光相映发。

108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发岩岫为》 宋·陈与义

举头山围天,濯足树映潭。
山中记今日,四士集空岩。

109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发岩岫为》 宋·陈与义

张子卧石榻,夏子理泉窦。
孙子独不言,搘颐数烟岫。

110 发》 宋·陈与义

百年如寄亦何为,发清狂未足非。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

111 《将之浙江延祖子山师柔会别饮独宿空亭遂书》 宋·曾巩

蜀客向何处,欲观浙江潮。
舣舟吴门栅,况会故人招。
置酒吴亭上,无人吹紫箫。
浩观万物变,飒尔生凉飙。

112 《复拜朝郎》 宋·张舜民

曾为朝已多时,起废皇恩许再为。
学得子文无愠色,笑他白老强题诗。
虽无妄想追前境,犹有贪心刻后期。
祇向今冬求致仕,要将恩泽与孙儿。

113 《邠守李中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 宋·张舜民

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齓至华颠。
儒冠绘像为三友,龟佩相辉是四贤。
莫与后生论损益,且於见世作神仙。
东都九老夸荣贵,未比南豳德行先。

114 《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每有怀想作诗》 宋·葛立方

初拜清扬日,菰城荻始芽。
家声璜出渭,骏气马生洼。
博识该三箧,宏才记五车。
商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115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南来走炎荒,北归定寻思。
一生困坎壈,忧患真吾师。
堂中木上座,万里唯尔随。
方幸得良喜,那肯怀愁悲。

116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囚山无他谋,治生出下策。
载之百漏船,吹以无孔笛。
一饱久定矣,誓不为欣戚。
家山天一方,何地休行役。
天真调伏予,中岁遭远谪。
养成一牯牛,露地见纯白。

117 《和盈祖中见寄》 宋·韩维

朝言民事两无裨,谢病还家独掩扉。
发时后溪叟乐,荷锄仍逐野农归。
山当楼槛千螺髻,柳绕湖波万羽旂。
鵰鷃逍遥各天分,抢榆何意著云飞。

118 《九日客西轩》 宋·韩维

穷阎车马,默坐吊孤影。
烟生竹町深,月出茅庐静。
道存轻外物,心寂丧前境。
即此之吾生,安知慕箕颍。

119 《和宋中寄景仁新池》 宋·韩维

北顾兴王府,东瞻象日畿。
稻塍常借润,黍尺讵能晞。
鹭浴菖芽短,鱼跳荇来肥。
乐亭初置酒,试舞旋裁衣。

120 花注重晚泊》 宋·陈造

略眼毛山夹,枯涸不可留。
风帆劈箭去,辽少吹一沤。
长年面死灰,死争如赴仇。
一饭六十里,幸泊花洲。

* 关于散的诗词 描写散的诗词 带有散的诗词 包含散的古诗词(4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