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的诗词[唐代](296首)

21 《郊庙歌辞·祭丘乐章·顺和》 唐·佚名

阴祇协赞,厚载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22 《祭丘乐章·雍和》 唐·褚亮

柔而能,直而能敬。
厚载以德,大亨以正。
有涤斯牷,有馨斯盛。
介兹景福,祚我休庆。

23 《祭丘乐章·顺和》 唐·褚亮

阴祇协赞,厚载贞。
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
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24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总管张仁亶》 唐·李峤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销塞北祲,还靖漠南尘。

25 《晓发骞驿》 唐·苏颋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26 《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大总管张仁亶》 唐·苏颋

北风吹早雁,日夕渡河飞。
气冷胶应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庙堂机。
饯饮回仙跸,临戎解御衣。
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伫勋庸盛,天词降紫微。

27 《将赴朔军应制》 唐·张说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28 《咏圆动静》 唐·李泌

如行义,圆如用智。
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29 《登福先寺上然公禅室》 唐·蔡希寂

名都标佛刹,梵构临河干。
举目上峻,森森青翠攒。
步登诸劫尽,忽造浮云端。
当暑敞扃闼,却嫌絺绤寒。

30 《春日上即事》 唐·王维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
鸠形将刻仗,龟壳用支床。
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31 《登思禅寺上题修竹茂松》 唐·刘长卿

幽且暮,台殿隐蒙笼。
远磬秋山里,清猿古木中。
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
傥许栖林下,甘成白首翁。

32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城十七丈奉国莹上…幼成令问》 唐·李白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
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

33 《送士赵叟之东平》 唐·李白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赵叟得秘诀,还从士游。
西过获麟台,为我吊孔丘。
念别复怀古,潸然空泪流。

34 《上僧》 唐·韦应物

见月出东山,上高处禅。
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35 《省试士进恒春草》 唐·梁锽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
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
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
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

哀怨命运

36 《清明日青龙寺上赋得多字》 唐·皇甫冉

偏可适,季月况堪过。
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
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送别序文

37 《奉送职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唐·窦常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
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
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战争抒情喜悦

38 《送道虔上人游(一作干诗)》 唐·戴叔伦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39 《题云际寺上》 唐·卢纶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写景山水

40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 唐·李益

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
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
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
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
壮日各轻年,暮年自见。

* 关于方的诗词 描写方的诗词 带有方的诗词 包含方的古诗词[唐代](2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