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烛的诗词[宋代](689首)

81 《送焦浚明》 宋·黄庭坚

西瞻岷山兮东望峨眉,锦江清且涟漪。
地灵山秀诞豪杰,来入中州振羽仪。
相如傲万物,子云穷一经。
黄金卖赋聘私室,白头大夫不公卿。

82 《和君贶清明与上已同日鉴定舟洛川十韵》 宋·司马光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
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
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

83 《清明赐新火》 宋·欧阳修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84 《九日寄维扬刘明仲》 宋·贺铸

扬舲瓜步背瓜洲,底处孤亭是玉钓。
蜡烛有心啼别夜,布帆无恙到南州。
黄华嘉节与何事,白发故人分取愁。
赖有沧江知客恨,长年西北望京流。

85 《烛影摇红·点点飞香》 宋·无名氏

点点飞香,见梅知道春心透。
怕寒不卷玉楼帘,羞与花同瘦。
手拈青枝频嗅。
诮冷落、蔷薇金斗。

86 《烛影摇红·乳燕穿帘》 宋·无名氏

乳燕穿帘,乱莺啼树清明近。
隔帘时度柳花飞,犹觉寒成阵。
长记眉峰偷隐。
脸桃红、难藏酒晕。

87 《烛影摇红·金菊初开》 宋·无名氏

金菊初开,玉蟾新满升天皎。
重阳佳致始恢弘,圆鉴亭亭照。
上界中央奋矫。
桂花鲜、云收八表。

88 《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宋·梅尧臣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
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
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
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

89 《李廷老自蔡州见访云明日便归郑》 宋·梅尧臣

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
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
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
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90 《四时和为玉烛诗》 宋·王禹偁

尧舜钦天日,羲和正历时。
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
真宰潜能秉,飞廉讵可吹。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衔处非龙首,燃来岂凤脂。
皇明方比盛,监物自无私。

91 《寒食清明十首》 宋·刘克庄

当年传画烛,帝遣快行□。
□□山斋卧,□目自结□。

92 《寒食清明二首》 宋·刘克庄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93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 宋·曾几

禅榻萧然丈室空,薰销火冷闭门中。
光阴又似烛见跋,学问只如船逆风。
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
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

94 《送张端明赴召》 宋·周必大

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早鸣珂。
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

95 《明堂庆成二十韵》 宋·周必大

亲飨严三岁,邦彝重九筵。
祖宗垂统大,天地着功全。
惟睿崇昭报,于时展吉蠲。
发挥皇佑日,润色绍兴年。

96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宋·苏辙

铜钚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
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97 《次韵子瞻十一月旦日锁院赐酒及烛》 宋·苏辙

铜鐶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
明日白麻传好语,曼声微绕殿中央。

98 《寄致明兼简余时升》 宋·刘子翚

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
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
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
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

99 《西湖游次韵赵见烛》 宋·王之道

山镇在越泽在吴,东南形势凭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处,恍若员峤连方壶。
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
十年不见看愈好,正复妙笔那能图。

100 《烛影摇红·飞尽西园》 宋·吴文英

飞尽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
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

* 关于明烛的诗词 描写明烛的诗词 带有明烛的诗词 包含明烛的古诗词[宋代](6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