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暮声的诗词[唐代](650首)

561 《临江仙》 唐·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山村写景冬天写雪写风写人

562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兰桡举,水文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叙事打鱼讽刺

563 《巫山一段云》 唐·李珣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
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
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
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

564 《河传》 唐·李珣

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
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

565 《生查子》 唐·孙光宪

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绣工夫,牵心绪,配尽鸳鸯缕。
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566 《风流子》 唐·孙光宪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渌。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567 《河传》 唐·张泌

渺莽云水,惆怅暮帆,去程迢递。
夕阳芳草,千里万里,雁声无限起¤
梦魂悄断烟波里。

柳树写景抒情愁绪

568 《抛球乐》 唐·冯延巳

酒罢歌馀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田园

569 《采桑子》 唐·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
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
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570 《菩萨蛮》 唐·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
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

借古讽今写马寓人

571 《蝶恋花》 唐·冯延巳

窗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
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情处。

572 《河传·秋光满目》 唐·徐昌图

秋光满目。
风清露白,莲红水绿。
何处梦回?弄珠拾翠盈盈,倚兰桡,眉黛蹙。
采莲调稳,吴侣声相续,倚棹吴江曲。
鹭起暮天,几双交颈鸳鸯,入芦花,深处宿。

秋天

573 《东门晚望》 唐·司马扎

青门聊极望,何事久离群。
芳草失归路,故乡空暮云。
信回陵树老,梦断灞流分。
兄弟正南北,鸿声堪独闻。

574 《南徐夕眺》 唐·司马扎

行吟向暮天,何处不凄然。
岸影几家柳,笛声何处船。
楼分瓜步月,鸟入秣陵烟。
故里无人到,乡书谁为传。

575 《题华严寺木塔》 唐·张泌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
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

576 《李贺小传》 唐·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
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高中文言文传记

577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578 《蝶恋花·(一名一箩金》 唐·李煜

(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
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579 《浣溪沙》 唐·韦庄

绿树藏莺莺正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580 《琴曲歌辞·宛转歌》 唐·郎大家宋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
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

歌宛转,宛转和且长。

* 关于暮声的诗词 描写暮声的诗词 带有暮声的诗词 包含暮声的古诗词[唐代](6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