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的诗词[唐代](1314首)

181 《杂歌辞·祓禊》 唐·佚名

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
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何处堪愁思,花间长乐宫。
君王不重客,泣泪向春风。

182 《杂歌辞·乐世》 唐·白居易

管急丝繁拍渐稠,绿腰宛转终头。
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

寓言

183 《杂歌辞·大酺乐(商调)》 唐·佚名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傥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184 《杂歌辞·雨霖铃》 唐·张祜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新。
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185 《杂歌辞·桂花》 唐·佚名

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186 《杂歌辞·杨柳枝》 唐·白居易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187 《杂歌辞·杨柳枝》 唐·卢贞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应逐歌声入九重。

188 《杂歌辞·杨柳枝》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189 《杂歌辞·太平乐》 唐·王涯

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
行看采花,尽是太阶平。

婉约宴会思念

190 《杂歌辞·宫中乐》 唐·张仲素

网户交如绮,纱窗薄似烟。
乐吹天上,人是月中仙。
翠匣开寒镜,珠钗挂步摇。
妆成只畏晓,更漏促春宵。

191 《杂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 唐·李贺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几人。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襟静如水。
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
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192 《杂歌辞·十二月乐辞·四月》 唐·李贺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门。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

唐诗三百首游仙

193 《杂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唐·张说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
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
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

194 《杂歌辞·小新词》 唐·白居易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
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195 《杂》 唐·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韵,舞乱行纷。
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196 《凤台》 唐·王无竞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
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
此台上,世人多学吹。
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婉约闺怨

197 《晚泊河》 唐·骆宾王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
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岸,贝阙影浮桥。
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198 《胡笳》 唐·郑愔

汉将留边朔,遥遥岁序深。
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
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
传书问苏武,陵也独何心。

199 《奉和圣制中和节江宴百僚》 唐·李泌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缺一韵)。

200 《扶南歌词五首》 唐·王维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
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

* 关于曲的诗词 描写曲的诗词 带有曲的诗词 包含曲的古诗词[唐代](13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