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人去的诗词[明代](472首)

221 《看帆二首》 明·虞堪

一日几番云作阵,百年都若蚁旋堆。
南金逐翠登燕埒,北罽随貂到楚台。
采药已将童女去,浣纱曾送美人来。
名奔利役何休歇,日落长天数去回。

222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明·曾棨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
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
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飚回。

223 《愁(此诗出《湖海耆英》,又见《元音》,是》 明·张彦伦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
除却王侯歌舞地,人间无处不相随。

224 《分得九仙观送刘司务之天官》 明·赵迪

青山一径连花竹,瑶宫琼馆依林麓。
昔云兄弟九仙人,跨鲤成仙岩下宿。
仙人一去竟不来,落叶行迹空苍苔。
石窗无人白云冷,药炉有火芙蓉开。

225 《渔阳老妇歌》 明·周忱

渔阳老妇白发多,去年归自斡难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众推许。
父母求婚来大都,朱门许嫁不须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枢副。

226 《弃妇辞》 明·周忱

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227 《周玄初祷雨诗》 明·朱友谅

道人鞭龙出潭底,黑云一片山头起。
仰看红日不见光,黑龙头摇白龙尾。
有时登坛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银河落地天瓢倾。

228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明·高启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229 《姑苏杂咏 南园》 明·高启

君不见平乐馆,古城何处寒云满。
君不见奉诚园,荒台无踪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归海,寒暑频催陵谷改。
皇天大运有推移,富贵于人岂长在。

230 《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 明·高启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
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
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
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231 《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明·高启

妖儿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
诸藩从此拥连城,朝贡皆停事攻战。
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蒿莱。
天目山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

232 《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 明·高启

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又闻有邻兵,仓卒岂敢留。

233 《白头母吟》 明·杨基

白头母,乌头妇,妇姑啼寒抱双股。
妇哭征夫母哭儿,悲风吹折庭前树。
家有屋,屯军伍,家家有儿遭杀虏。
越女能嘲楚女词,吴人半作淮人语。

234 《春风行》 明·杨基

春风吹花快如剪,柳条婆娑颜色浅。
四更急雨作轻寒,零落余香上苔藓。
街泥污人不出户,强以一樽聊自遣。
西家酒熟复苦贵,收拾春衣倩人典。

235 《纪行十首 金川门》 明·张羽

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
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
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

236 《江上送超宗弟游海门》 明·程嘉燧

人生良会难再遇,常将骨肉等行路。
昔居山中无世情,汝未胜冠余未娶。
谁知衣食旋相驱,坐令流落那能顾。
频冬岭北厌冰雪,长岁江东足烟雾。

237 《将之吴门李茂初诗邀看梅止余楼中次韵酬答》 明·程嘉燧

皋桥流水带城皞,庑下何由见隐沦。
逢世生涯无奈老,浪游心事况禁春。
谁堪去去因人热,已觉拘拘损我神。
莫对梅花说憔悴,君来开即口佳辰。

238 《游句容同林景和县尹子尚规登僧伽塔赋》 明·张以宁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
我攀青云梯,倏到飞鸟上。
微风韵金铎,初日丽银榜。
维时十月交,叶脱天宇旷。

239 《过泐季潭长老三塔院饮于志远宅赋诗》 明·贝琼

城南看花花正开,清明微雨洒尘埃。
路从周处台前过,山转曹彬庙下来。
堕地游丝轻复起,近人娇燕去仍回。
高歌击节狂欢赏,共尽生春酒一杯。

240 《杨教师枪歌》 明·唐顺之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
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
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
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 关于来人去的诗词 描写来人去的诗词 带有来人去的诗词 包含来人去的古诗词[明代](4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