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来去路的诗词[唐代](631首)

561 《送僧中孚南归》 唐·谭用之

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
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
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
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562 《岳州众湖阻风二首》 唐·王周

众湖湖口系兰船,睡起中餐又却眠。
风伯如何解回怒,数宵樯倚碧芦烟。
偶系扁舟枕绿莎,旋移深处避惊波。
晓来闲共渔人话,此去巴陵路几多。

563 《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 唐·裴度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
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

564 《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唐·皎然

画舸悠悠荻塘路,真僧与我相随去。
——李令从
寒花似菊不知名,霜叶如枫是何树。
——李令从

565 《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 唐·灵一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
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
自可长偕隐,那言相去赊。

566 《答道素上人别》 唐·皎然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黄鹤有逸翮,翘首白云倾。

567 《寄乾陵杨侍郎》 唐·子兰

冷落官资不畏贫,司曹且共内官分。
步量野色成公案,点检樵声入奏闻。
陵庙路因朝去扫,御炉香每夜来焚。
碑寒树古神门上,管得无穷空白云。

568 《别东林后回寄修睦》 唐·齐己

昨夜从香社,辞君出薜萝。
晚来巾舄上,已觉俗尘多。
远路萦芳草,遥空共白波。
南朝在天末,此去重经过。

569 《送友人游湘中》 唐·齐己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

570 《寄仰山光味长者》 唐·齐己

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
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
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
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

571 《依韵酬谢尊师见赠二首(师欲调举)》 唐·齐己

南国搜奇久,偏伤杜甫坟。
重来经汉浦,又去入嵩云。
旧别人稀见,新朝事渐闻。
莫将高尚迹,闲处傲明君。

572 《宿江寺》 唐·齐己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
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
曾无梦入朝天路,忆有诗题隔海山。
珍重来晨渡江去,九华青里扣松关。

573 《韶阳微公》 唐·齐己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归梦断初。
有信北来山叠叠,无言南去雨疏疏。
祖师门接园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
闲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书。

574 《寄澧阳吴使君》 唐·齐己

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
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
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
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

575 《林下留别道友》 唐·齐己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

576 《招湖上兄弟》 唐·齐己

去岁得君消息在,两凭人信过重湖。
忍贪风月当年少,不寄音书慰老夫。
药鼎近闻传秘诀,诗门曾说拥寒炉。
汉江江路西来便,好傍扁舟访我无。

577 《题四明金鹅寺壁》 唐·吕岩

方丈有门出不钥,见个山童露双脚。
问伊方丈何寂寥,道是虚空也不著。
闻此语,何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

578 《赠雷殿直》 唐·石恪

衡阳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深邃门墙三楚外,清风池馆五峰前。
西边市井来商客,东岸汀洲簇钓船。
公退只应无别事,朱陵后洞看神仙。

山水

579 《梦中和句》 唐·任玠

故国路遥归去来(山叟),春风天远望不尽。
(玠)

580 《咸通十四年成都谣》 唐·佚名

咸通癸巳,出无所之。
蛇去马来,道路稍开。
头无片瓦,地有残灰。

* 关于来去路的诗词 描写来去路的诗词 带有来去路的诗词 包含来去路的古诗词[唐代](6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