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的诗词(635首)

241 《览杨书文卷》 唐·章孝标

跪伸霜素剖琅玕,身堕瑶池魄暗寒。
红锦晚开云母殿,白珠秋写水精盘。
情高鹤立昆仑峭,思壮鲸跳渤澥宽。
谁有轩辕古铜片,为持相并照妖看。

242 《送陈书赴蔡州幕》 唐·章孝标

天假纵横入幕筹,东南顿减一方忧。
行赍健笔辞天阁,坐见妖星落蔡州。
青草袍襟翻日脚,黄金马镫照旄头。
此行领取从军乐,莫虑功名不拜侯。

243 《和顾书新开井》 唐·章孝标

霜锸破桐阴,青丝试浅深。
月轮开地脉,镜面写天心。
碧甃花千片,香泉乳百寻。
欲知争汲引,听取辘轳音。

244 《冬日寄蔡先辈书京》 唐·顾非熊

弱冠下茅岭,中年道不行。
旧交因贵绝,新月对愁生。
旅思风飘叶,归心雁过城。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245 《杭州送萧宝书》 唐·朱庆馀

马识青山路,人随白浪船。
别君犹有泪,学道谩经年。

咏怀忧国忧民

246 《送韦繇书赴浙东幕》 唐·朱庆馀

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
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
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
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247 《送韩书赴江西幕》 唐·朱庆馀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
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
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
驿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
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
久共趋名利,龙钟独滞秦。

248 《酬于訢书见贻》 唐·朱庆馀

能□得从军,清嬴□□□。
绮罗徒满目,山水不离心。
暂别愁花老,相思倚竹阴。
家贫无以养,未可话抽簪。

边塞写景抒情讽刺愤懑

249 《同卢书游新兴寺》 唐·朱庆馀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岂不思公府,其如野兴何。

250 《东都送郑处诲书归上都》 唐·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251 《送韩书》 唐·许浑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252 《送韩书》 唐·许浑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253 《新卜原上居寄袁书》 唐·许浑

贫居乐游此,江海思迢迢。
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独愁秦树老,孤梦楚山遥。
有路应相念,风尘满黑貂。

254 《赠柳璟、冯陶二书》 唐·许浑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
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
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
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255 《寓崇圣寺怀李书》 唐·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256 《送王十三书分司》 唐·李商隐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257 《送王十三书分司》 唐·李商隐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258 《寄春坊顾书》 唐·刘得仁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
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
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

259 《冬夜与蔡书宿无可上人院》 唐·刘得仁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
忘机于世久,晤语到天明。
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
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260 《和范书赠造微上人》 唐·刘得仁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
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
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 关于校的诗词 描写校的诗词 带有校的诗词 包含校的古诗词(6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