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的诗词(635首)

21 《送魏升卿擢第归东都,因怀魏书、陆浑、乔潭》 唐·岑参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东。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22 《送李书二十六韵》 唐·杜甫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晰。

23 《送孟书往南海(一作别孟书)》 唐·元结

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
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
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
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
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
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24 《张建封大夫奏系为书郎因寄此作》 唐·秦系

久是烟霞客,潭深钓得鱼。
不知芸阁上,遗几多书。

25 《张建封大夫奏系为书郎因寄此作》 唐·秦系

久是烟霞客,潭深钓得鱼。
不知芸阁上,遗几多书。

乐府秋天写景感伤

26 《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书,又作别董书)》 唐·戴叔伦

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
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27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书兼呈…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 唐·卢纶

白水遍沟塍,青山对杜陵。
晴明人望鹤,旷野鹿随僧。
古柳连巢折,荒堤带草崩。
阴桥全覆雪,瀑溜半垂冰。

28 《送崔书赴梓幕》 唐·司空曙

碧峰天柱下,鼓角镇南军。
管记催飞檄,蓬莱辍文。
栈霜朝似雪,江雾晚成云。
想出褒中望,巴庸方路分。

29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唐·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清明节游历

30 《送郑十理得洛字》 唐·韩愈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
才子富文华,雠天禄阁。
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
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
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31 《赠吕三书》 唐·元稹

同年同拜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
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
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
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

32 《贻蜀五首·张书元夫》 唐·元稹

未面西川张书,书来稠叠颇相於。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33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书起》 唐·白居易

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
集贤雠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

34 《和微之任书郎日过三乡》 唐·白居易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书郎变作尚书。

35 《送韦书佐灵州幕》 唐·朱庆馀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
职已为书记,官曾典坟。
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
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36 《赠弘文杜书》 唐·李远

高倚霞梯万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晓随鹓鹭排金锁,静对铅黄玉书。
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漏响前除。
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37 《寄袁书(一作袁都书)》 唐·许浑

扰扰换时节,旧山琪树阴。
犹乖清汉志,空负白云心。
广陌埃尘远,重门管吹深。
劳歌极西望,芸省有知音。

咏史怀古讽刺组诗

38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书》 唐·李商隐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
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书。

39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书》 唐·李商隐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
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书。

40 《经刘书墓》 唐·喻凫

远冢松回曲渚风,一官闻是书终。
霜情月思今何在,零落人间策子中。

* 关于校的诗词 描写校的诗词 带有校的诗词 包含校的古诗词(635首)